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颞叶癫痫(EP)是最常见的局灶性EP,治疗较为棘手,约占难治性部分性EP的70%,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成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一大顽疾,因此研究颞叶EP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是临床期望所在。颞叶内侧的海马结构在颞叶E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常被选择为EP研究的靶区。EP发作是由于兴奋性增加、抑制性减弱导致的大脑短暂超同步化放电。神经元的兴奋及抑制可以通过不同的神经递质来介导,γ-氨基丁酸(GABA)是CNS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其抑制作用,维持着神经元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当该平稳被打断,则EP发作随之发生。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致力于GABA受体与EP相互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基因水平上GABA受体亚型亚单位的研究。GABA受体(GABA-R)主要有A、B、C三种亚型受体,其中B亚型受体(GABA_B-R)系唯一代谢性受体,其介导慢速的、持续较长的抑制效应,且作用持久,对抑制脑电活动的扩散起重要作用,因此,倍受EP研究者的关注。由此,我们对海人酸(KA)诱导大鼠颞叶EP发作后海马结构2种GABA_B-R亚单位即GBR1a和GBR2的变化进行探讨,以了解颞叶EP上GABA_B-R亚单位作用和可能的适应性变化,为进一步明确颞叶EP发病的受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一、脑内局部给药建立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内局部给药建立颞叶EP模型方法,为以后的颞叶EP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4μl/kg,观察注射后大鼠的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KA注入海马后大鼠表现为凝视、湿狗样抖动、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随后出现阵发性旋转、向上窜跳、四肢抽搐,反复间歇发作约10h后发作停止。以后每周约自发性发作1~3次,主要为Ⅱ级~Ⅳ级;同时,EP发作后大鼠防卫反应级别高,存在明显的易激惹表现。EEG记录到大脑皮质丛集放电,棘波或尖波持续发放。病理形态学上观察到KA注射侧海马结构普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