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初中生思想品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初中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新课标》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同时《新课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笔者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问题:初中生普遍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但不重视、课外书籍种类繁多但良莠不齐、学生藏书量较少但获取途径有保障、学生个体的课外阅读量差距很大、阅读方法及习惯不佳且缺少指导、受多方因素影响但老师影响最大。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出现问题的根源,其次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家长普遍对课外阅读缺乏热情和重视,而语文教师自身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的策略,旨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初中生从课外阅读中获益终生。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影响家长和学生,促使他们改变观念,一起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其次教师要率先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使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典范;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首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且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主要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实施有效的阅读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爱上阅读、乐于阅读。所以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定不能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形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故事会或朗诵会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通过举办摘抄、语文小报和读书心得等成果展览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竞赛是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手段,教师不妨一用。而“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单”可以比较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书目和数量,便于操作。本论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探讨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与对策,希望为改善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状况,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提供有益素材。
其他文献
在LabWIEW环境下,针对家庭安防系统所采集的声音数据进行了小波分析与降噪研究,通过试验较好地实现了现场声音采集和去噪处理.系统运行表明,采用小波降噪方法达到了理想效果,
长期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10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调控,使得房地产公司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其发生财务危
<正>过年是一个充分展示包括饮食、起居、服饰、祭祀、娱乐、礼仪、社交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节庆活动。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县松阳有一些完全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风俗。水南桥
目前国内外对意识形态均在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也常常探讨此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特别在国内,有不少关于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研究。安徒生童话翻译一直都备受关注,但多讨论翻
20世纪末,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我国教育部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
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好的教材对教与学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前常要选择教材,而此涉及教材的分析。本文分析《高级英语》(修订版)的优缺点、适用性及修改调整教材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它更加强调和关注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批判性地学习,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完整含义,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将已有的知识迁
在商业电影、类型电影、娱乐电影充斥着香港影坛时,许鞍华作为香港新浪潮的旗手,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文艺片佳作。许鞍华的影片在表达人文关怀的同时,从未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适应大学英语改革的时代。本文总结了广州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试点的现状,并对分级标准、教学目标和计划、测试评价体系、学生情感
<正>这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资深艺术评论家玛丽娜·比契却称他为"中国的米开朗基罗"。瑞典哥德堡号全体船员访问莲花岛后,留给他一句惊叹:"您就像一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