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肥胖和2型糖尿病对健康影响严重,患病率高。国内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存在局限。国外的研究发现连续型营养性生酮饮食可有效缓解肥胖和2型糖尿病,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几近年,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仪作为一种主要用于管理1型糖尿病的新技术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迄今为止,极少与干预方式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管理。目的1.评估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对减重和控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为制定一套更适合超重、肥胖或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肥胖和2型糖尿病对健康影响严重,患病率高。国内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存在局限。国外的研究发现连续型营养性生酮饮食可有效缓解肥胖和2型糖尿病,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几近年,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仪作为一种主要用于管理1型糖尿病的新技术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迄今为止,极少与干预方式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管理。目的1.评估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对减重和控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为制定一套更适合超重、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连续型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研究中干预方案主要包括个性化营养教育、持续监测主要指标,如β-羟基丁酸、体重、饥饿感、情绪、精力、连续瞬感血糖监测等。要求参与者自研究开始时,通过碳水化合物限制来实现和维持营养性生酮状态(0.5-1.5 mmol/L),并在低血糖发生时及时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且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同时减少或停止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结果1.经过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干预,减重、控糖效果整体较好。案例O1经过26周的干预,体重由130 kg减至93.63 kg,减少36.37 kg,减少了27.98%,BMI也由37.58 kg/m~2减至27.06 kg/m~2。案例O2经过为期19周的干预,体重由80.4 kg减至60.30 kg,减少20.10 kg,减少了25%,BMI也由29.53 kg/m~2改善至22.15 kg/m~2。案例O3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体重由96.20 kg减至79.94 kg,减轻16.26 kg,减轻了16.9%,BMI由31.41 kg/m~2降为26.90 kg/m~2,腰围减少16 cm,腰臀比减少5%。案例O4经3个月的干预,体重由76.15 kg减为65.42 kg,减少10.73 kg,减少了14.09%,BMI由27.97 kg/m~2降为24.03 kg/m~2,腰围减少12 cm,腰臀比减少2%。案例O5体重由124.90 kg减至102.21 kg,减少22.69 kg,减少了18.16%。BMI由41.73 kg/m~2减至34.15 kg/m~2,腰围减少6.4 cm,腰臀比减少1%。案例O6是一位超重患者,干预3个月后体重由65.0 kg减至55.0 kg,减少10.0 kg,减少了15.39%,BMI由24.8 kg/m~2减至20.96 kg/m~2,腰围减少6.0 cm。案例D1在干预半年后糖代谢指标明显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由基线的6.78 mmol/L、6.2%减少至5.52 mmol/L、5.5%,HOMA-IR由基线时的4.04改善至0.92。除了第3-4周外,其余的TIR均高于90%,与此同时,在一周内停用了所有降糖药物。案例D2干预半年后血糖控制效果理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由基线的8.23 mmol/L、6.0%改变为9.9 mmol/L、6.26%,HOMA-IR由基线时的1.76增加至2.03,动态血糖图谱比较理想(TIR>70%),同时减少1种降糖药物,另一种抗糖尿病药物用量减少了1半。案例D3在干预到10周时,TIR由基线的2.7%改善至95.7%,TAR由基线的97.3%降低至3.9%,动态血糖图谱较理想。2.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干预肥胖和2型糖尿病整体安全。所有案例在干预过程中情绪、精力评分在3-4分范围,同时饥饿感评分在0-1分之间,出现肌肉抽搐、便秘等不良反应,经调整方案不良反应减缓或消失,无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体检结果显示,案例O3的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案例O4的甘油三酯、谷氨酰胺转移酶、尿酸水平、案例D1的尿酸水平、案例D2的血肌酐、甘油三酯水平经干预均由异常改善至正常。其他患者的脂代谢指标、肝功、肾功、甲功等的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1.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干预超重和肥胖的案例结果显示出理想的减重效果,同时还保持较好的情绪、精力和较低的饥饿感。2.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缓解效果,并可减少干预过度引起的低血糖带来的危害。3.基于营养性生酮饮食的连续型行为方式干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维生素补充剂。
其他文献
背景三肽基肽酶Ⅱ(TPP2)是真核生物丝氨酸肽酶家族的成员,可从较长肽的N端去三肽。其在细胞的自身免疫、衰老和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TPP2基因功能异常的患者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无菌性脑炎。我们前期实验证明了,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PP2全身敲除小鼠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且其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受到损伤[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受损是TPP2基因缺失造成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引起的,还是直接作用
背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TDP-43作为RNA/DNA结合蛋白,在癌症进展中至关重要。然而,其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脂代谢调控子ABHD2的m RNA序列中可能存在TDP-43蛋白的结合位点。而TDP-43与ABHD2在肝癌中的关系迄今未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TDP-43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阐明TDP-43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伴随着干细胞技术日益成熟,目前干细胞移植是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骨髓来源的非造血间质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移植到梗死部位可以达到
设备布局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创造性问题,对制造系统的建造成本与生产过程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以往的装置内布局研究没有形成明显的设备分区,不利于设备的安置,难以将标准与规范融合进模型中,在实用性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且几乎没有涉及装置内管架的优化设计,导致整体布局不够全面、系统。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多框架的分区布局结构,兼顾了两个不同尺度,即设备布局与框架布局的耦合优化,且完成了装置内管架设计。使用
目的科研论文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内容,其数量与质量均可反映医院的科研水平。医院科研管理水平在医院管理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促进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医院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论文产出方面对医院科研水平进行评价,从而探讨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三级医院抽取20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序幕已拉开,且全球原油劣质化程度日益加剧,对原有的加氢脱硫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进传统硫化型催化剂的不足之处,开发新一代高效稳定催化剂迫在眉睫,金属磷化物中的磷化镍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关注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镍磷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磷化镍晶型结构、形貌、表面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晶型结构磷化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活性以及催化剂晶型结构与加氢脱硫反应活性、路径选择性之间的关
全球天然气的年消费量巨大,呈连续增长的趋势。由于储层来源的不同,原始天然气中通常含有不同浓度的水、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存在会降低甲烷的燃烧热值,在气体运输过程中,由于水的存在还可能会生成水合物,导致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堵塞,因此,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从天然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技术是必要的。膜分离技术凭借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不涉及相变或化学添加剂、易于放大等优点,在脱除CO2方面占主导地位。为
背景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是临床感染中第二常见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 NS),属于机会致病菌,能够导致肺炎、败血症、腹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其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极大地阻碍了临床抗感染治疗。同时,溶血性葡萄球菌在Co NS中
背景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全球成人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因,脑梗死急性起病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肢体乏力、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等常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会使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下降、视觉空间能力下降及言语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至关重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国内外对急性脑梗死
世界原油重质化、劣质化日趋明显,重质油加工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多环芳烃是重质油品中最难轻质化的关键组分,多环芳烃的选择性加氢并开环裂化是实现其有效转化和利用的最佳途径,而高性能的选择性加氢裂化催化剂是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本论文以三环芳烃菲(PHE)为模型化合物进行研究,首先探究PHE在Co Mo/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规律,通过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分析,得到PHE的加氢反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