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局部注射二甲双胍对炎症性疼痛模型小鼠针灸镇痛的协同作用,并探究其嘌呤信号相关机制。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筛选基础热辐射痛阈值在10 s~16 s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造模组给予小鼠右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20μL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测定小鼠右后足的热辐射痛阈,若痛阈值下降超过50%,则造模成功。造模后第4天,在小鼠右侧“足三里”处分别采用电针、艾灸、二甲双胍穴位注射、二甲双胍穴位注射+电针、二甲双胍穴位注射+艾灸进行干预;干预组小鼠于“足三里”穴位进行电针或艾灸干预30 min;镇痛效应测定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第4天(即干预前)、干预后0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采用PL-200热刺痛仪测定小鼠热辐射痛阈值;小鼠尾尖部取血后,用血糖仪检测其血糖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穴位局部AMPK mRNA表达;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技术检测穴位局部腺苷含量;统计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二甲双胍对炎性痛模型小鼠镇痛效应的影响(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热辐射痛阈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4 mg二甲双胍穴位注射组小鼠痛阈显著提高,在30~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二甲双胍组小鼠痛阈提高,在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组、模型组前后两次测量的血糖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穴位注射组在二甲双胍注射后60 min的血糖值与干预前的血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口服组的血糖值在二甲双胍灌胃后60 min明显降低(P<0.05)。2.二甲双胍协同针灸对炎性痛模型小鼠镇痛效应的影响(1)穴位注射二甲双胍对模型组小鼠进行干预后,热辐射痛阈值升高;电针对模型组小鼠干预后,痛阈值升高;二甲双胍注射后再给予电针干预,痛阈值较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注射或单独使用电针干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穴位注射二甲双胍对模型组小鼠进行干预后,痛阈值升高;艾灸对模型组小鼠干预后,痛阈值升高;二甲双胍注射后再给予艾灸干预,痛阈值较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注射或单独使用艾灸干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足三里穴位局部AMPK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的AMPK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CFA+met组、CFA+met+EA组、CFA+met+Moxi组小鼠穴位局部的AMPK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4.二甲双胍对穴位局部腺苷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与模型加二甲双胍组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腺苷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模型加二甲双胍组小鼠在二甲双胍注射后,足三里穴位局部腺苷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4 mg剂量二甲双胍对炎性痛模型小鼠有镇痛作用且较为安全。(2)二甲双胍可协同增强电针或艾灸对炎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3)足三里穴位局部AMPK mRNA可能参与介导二甲双胍对炎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足三里穴位局部AMPK mRNA可能参与介导二甲双胍与针灸的协同镇痛作用。(4)二甲双胍可能并非通过增加局部腺苷含量发挥对炎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