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中的政府治理模型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基础建设愈加完善的现代社会,民众更加关注居住环境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因环境污染和邻避设施建设所引发的邻避冲突现象更多的进入大众视野。其中因修建垃圾焚烧项目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中小城市蔓延。在经济学家看来,邻避设施的选址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上的弱势群体相应的承担邻避设施可能带来的风险。但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公民意识的觉醒,风险分布与福利共享之间的不平衡性引发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民众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度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我国作为“强政府”国家,在传统的社会治理中承担了绝对性责任,传统的政治治理路径存在着法规制度尚不健全、民众政治参与渠道有限等问题,有规模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使政府不得不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频繁的邻避冲突事件在考验政府治理效率的同时也对其治理路径发起了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政府的“善治”水平,实现政府治理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以及有效性,通过科学有效的政府治理路径减少该类事件带来的损失,使利益相关方能够寻求到平衡点,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是专家学者们孜孜不倦所探究的命题。本文在阅读国内外邻避冲突和政府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以俞可平教授的“善治”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五个垃圾焚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按照发展脉络归纳出事件发展的六个主要时间节点:信息传播点、公众行动点、政府回应点、冲突爆发点、暂停点和完结点。以时间节点为线索进行政府治理行为的对比,分析信息传播点处小道消息对事件发展的推动作用、冲突爆发点处媒体关注对事件发展的影响,以此得出信息对称对政府治理透明性的重要意义;总结公众行动点处信访制度的作用、事件完结点后实施问责在政府治理中的角色分析制度保障对政府治理合法性的作用;而案例中专家学者和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对政府治理的作用体现多方参与对优化政府决策路径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同一时间节点处政府治理行为的规律性并寻求构建最优的政府治理路径既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也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经过精心诊治、精心护理,防止肺栓塞发生。方法对于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于合并深静
目的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取得在疗效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的效果。方法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国家价值观渗透、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知行合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点人群的主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