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僵尸企业”是经营停滞或陷入亏损,但依靠政府救助与银行输送的资金得以存活的企业,这类企业在经济系统中对资源的需求具有长期的依赖性,破产还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僵尸企业”消耗着社会的资源,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给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带来了困难,妥善处置好“僵尸企业”才能使经济健康地运行。实践中处理“僵尸企业”有兼并重组、托管经营、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方法,不同的方法有其优势与适用情况。总体来看选择重整的企业数量较多,因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较高,避免了企业的消亡,但方法的选择还需要依据企业情况,重整也不代表企业的经营问题能全部得到解决。本文以长航凤凰的破产重整案为例,分析了企业重整的原因、详细情况和重整后的效果,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处置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僵尸企业”判定与处置的文献进行了归纳与评述。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界定“僵尸企业”的几种方法、“僵尸企业”产生原因与处置的经济理论、国际处置经验,并对比了目前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摆脱困境的途径,为之后的案例分析打下基础。案例分析部分介绍了长航凤凰破产重整的经过,用两种方法判定了重整前的长航凤凰是否属于“僵尸企业”,随后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政府、银行的幕后作用分析了它成为“僵尸企业”的原因。之后结合长航凤凰的重整计划对重整的价值和绩效进行了分析,重整价值包括定量价值和定性价值两方面,重整绩效包括公司股价在市场的短期反应,以及财务指标反映的长期经营表现,并对长航凤凰完成重整后是否还属于“僵尸企业”再次判定。最后归纳了这一案例运用破产重整重生的启示,并对“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