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离不开传统能源,急需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但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离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碳减排任务较艰巨。在全球碳减排、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有责任有义务贡献一份力量。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且在短时期内该模式难以改变,能源消耗模式较粗放。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此,我国在顶层设计上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发展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江西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省会城市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其建设发展离不开把好能源消费这一关,需要注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在达成宏观目标、落实部署成效前,必须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进行熟悉掌握。因此,本文分别运用IPCC法测算该省2000-201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2007-2017年各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2010-2017年各地级市电力消费碳排放;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分析法进行区域差异检验;采取LMDI因素分解法进行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有:(1)在能源消费方面。消费量上:研究期内,江西省能源消费量呈现上升趋势,且电力消费逐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九江占比最大,抚州最小。消费结构上:全省及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各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同,存在差异。消费部门上:生产性消费远大于生活性消费,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占比最高。(2)在碳排放方面。排放总量上:2000-2017年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碳排放结构上:电力部分的占比最大,且呈递增的趋势;煤炭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位居第二,但比重呈下降趋势;燃料油与煤油对整体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极小。分部门碳排放上:生产性消费碳排放高于生活性消费碳排放,且工业生产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电力消费碳排放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碳排放也存在着差异,其中,工业部门电力消费碳排放量比重最大,大于居民生活部分,但呈降低趋势。分地区碳排放上:九江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占全省比重最高,抚州占比最小;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结构与其能源消费结构一样。(3)对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费碳排进行收敛分析发现:各地碳排放差异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碳排放差异缩小。(4)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LMDI因素分解发现:能源结构、产出结构、产出规模、人口规模这四个因素变化对江西省碳排放量的增加表现为正向影响,而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为负。其中,能源结构变动累积贡献率最大,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驱动作用最小。对照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适合减少江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对策建议,要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改进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电力消费政策,引领地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