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对乡村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民生生活等条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由于不同的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乡村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带带动力低下、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型乡村绿道具有经济、社会、游憩等多方面的功能,将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措施。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型乡村绿道利用产业集聚功能的耦合作用打造乡村农林产业带与服务产业带,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的全面兴旺,为农民实现持续增收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绿道及乡村绿道的基础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城乡规划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农业产业集聚理论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我国在乡村绿道建设方面优秀的实践案例,阐述了产业型乡村绿道的概念、特点、分类及产业型乡村绿道所具有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型乡村绿道的类型、构成要素、设计层次及流程,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使产业型乡村绿道的规划设计建立在相对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成果和难点进行分析,从乡村振兴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型乡村绿道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契合性,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性探究了产业型乡村绿道各要素内部系统的规划重点与设计方法。文章最后以义亭镇义杭线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建设为例,对该产业型乡村绿道的打造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分析,期望产业型乡村绿道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能够更有效的解决城乡间的协同发展与生态矛盾问题,为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活力,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