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黑色素瘤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上所有肿瘤中较高,每年经紫外线辐射所引起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目前临床常用的黑色素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但是这些治疗策略通常具有治疗不彻底,药物及放化疗造成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病情易反复发作,其临床治疗效果无法令患者满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为此,当前全球的诸多医药科学研究者致力于寻求药效理想的药物来改进治疗,减少副作用,并降低黑色素瘤的死亡率。尤其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不断地探索分子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新疗法和理念。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在治疗黑色素瘤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包括对放疗、化疗的减毒与增效作用。因此,在众多的天然药物和传统中药中筛选出能够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蟾酥内酯是由采集于蟾蜍的皮肤和腮腺毒液的蟾酥经提取分离而得到的天然活性成分。传统中医学中,蟾酥主要用于强心、镇痛、升血压、抗菌、局部麻醉及抗肿瘤等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蟾酥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以及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蟾酥内酯是蟾酥的主要药理成分,在相关的报道中,蟾酥内酯化合物具有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蟾酥内酯亦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等,同时蟾酥内酯还可对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发挥显著抗肿瘤作用也在文献中多有报道。基于此前的研究,本研究选择了诸多肿瘤细胞信号通路中常见的AKT信号通路,旨在探讨蟾酥内酯是否能够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影响黑素瘤细胞活力并增加细胞凋亡和自噬,确认其抗肿瘤效应。实验方法 采用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CCK-8实验、免疫蛋白印记检测(western bloting,WB)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等实验方法,检测了A-375细胞的细胞活力、自噬蛋白、凋亡水平和凋亡蛋白的变化以及蟾酥内酯对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 在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蟾酥内酯均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二者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蟾酥内酯浓度的增加,黑色素瘤A-375细胞出现凋亡细胞数量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375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蟾酥内酯处理后,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和野生型p53水平逐渐增加;而抑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水平逐渐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II水平显著增高,p62蛋白被蟾酥内酯显著抑制。另外,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蟾酥内酯作用于A-375细胞后,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蛋白AKT,phospho-AKT(p-pAKT),mTOR,p70S6K,phospho-p70S6K(p-p70S6K),GSK-3β,phospho-GSK-3β(p-GSK-3β),cyclinD1的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表明蟾酥内酯对AKT信号通路进行了调控。实验结论 蟾酥内酯具有显著抑制人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蟾酥内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降低黑色素瘤细胞活力并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本研究是针对黑色素瘤治疗的一种新天然药物的探索、挖掘,希望为有效治疗人黑色素瘤提供具有潜在价值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