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通常被定义被忽略和排斥,一般发生于没有过多解释和明确负面关注的情况下。社会排斥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于高中生来说,经历社会排斥后对积极的情绪面孔产生注意偏向,寻求接纳、重新建立社会联系、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类最基础也最常见的心理需要。又或者是由于害怕再次受到拒绝、排斥和冷落,因而对消极的情绪面孔出现注意偏向。但不论如何,不管是为了重新建立社会关系而对积极的情绪面孔出现注意偏向,还是对消极的情绪面孔出现注意偏向,都体现了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于情绪面孔所传递的信息的敏感。近年来的研究基本着眼于社会排斥中被排斥的角度探讨社会排斥和注意偏向的关系,本研究在总结过往研究成果与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的形式探究社会排斥后高中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本研究共三个实验,分别从社会排斥的来源、社会排斥的目标和替代性排斥入手,探究高中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实验一被试56人,采用2社会排斥分组(主动排斥组、主动接纳组)×2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一致、不一致)×2情绪面孔(积极-中性情绪面孔、消极-中性情绪面孔)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二被试58人,采用2社会排斥分组(被排斥组、被接纳组)×2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一致、不一致)×2情绪面孔(积极-中性情绪面孔,消极-中性情绪面孔)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三被试47人,采用2社会排斥分组(替代性排斥组、控制组)×2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一致、不一致)×2情绪面孔(积极-中性情绪面孔,消极-中性情绪面孔)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社会排斥分组为被试间变量,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情绪面孔为被试内变量,三个实验的自变量均为社会排斥分组、情绪面孔,因变量为被试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一致、不一致条件下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和注意偏向得分。实验一的结果表明:高中生在主动排斥后出现了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对积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和对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加速或注意固着。其中,主动排斥的高中生对积极情绪面孔的回避意向更为强烈。高中生在主动接纳后出现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对积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和对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加速或注意固着。其次,高中生在主动排斥后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一致的条件下,对积极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和对消极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不一致的条件下,对积极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更快。实验二的结果表明:高中生被排斥后出现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对积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和对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加速或注意固着。被接纳的高中生同样出现了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是对积极情绪面孔和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且他们对积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意愿更高。被排斥的高中生对积极情绪面孔和消极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位置一致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不一致条件下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对积极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快于消极情绪面孔。被接纳的高中生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一致、不一致条件下,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均没有差异。实验三的结果表明:高中生在经历替代性排斥后,对情绪面孔出现注意偏向,主要成分为积极情绪面孔和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且对消极情绪面孔的回避意愿更高;控制组的高中生也同样出现对积极情绪面孔和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而且对消极情绪面孔的回避意愿显著高于消极情绪面孔。同时,经历替代性排斥后的高中生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一致和不一致的条件下,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控制组的高中生在探测点位置和情绪面孔一致和不一致的条件下,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也未出现显著差异。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在主动排斥他人后对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对积极的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对消极的情绪面孔的注意加速或注意固着。(2)高中生被排斥后出现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对消极的情绪面孔出现注意加速或注意固着,对积极的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3)高中生在观看到他人被排斥后出现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对积极情绪面孔和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