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公共政策回应机制——由新《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引发的思考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当代政府的命脉。公共政策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已成为衡量现代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大小、权能强弱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作为政府所提供的一种重要公共物品,公共政策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调适政府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中国学者林毅夫认为:“对一个民族的经济增长来说,比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  公共政策非均衡是政策供求关系的常态。政府公共政策回应机制是影响公共政策功能显现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回应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公共政策出台前的回应,其二是公共政策出台实施后的回应。正是这两种公共政策回应的小轮回,才真正构成公共政策良性循环的大轮回。目前的现状是公共政策出台前的回应有所加强,而公共政策出台实施的回应重视不够。  本文通过《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04年2月1日版)政策颁布实施前后分析,引发对公共政策回应机制的粗浅思考。本文按照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到具体实践的分析思路构建文章的框架。第一章简述了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新旧管理办法的比较分析;第二章叙述了对公共政策回应机制内涵的理解;第三章论述了公共政策回应机制运作及制度分析;第四章阐述了公共政策回应机制的思考与构建。  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回应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公共政策一般多为政府主导作为牵引力,容易出现不正常的政府回应。二是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时间长效率低,政府回应较慢,不适合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三是公共政策传统载体缺乏互动的动力,政府被动多于主动,不能够达到政府与民众的和谐沟通。从而进一步导致公共政策相关低度化、公共政策调控疲弱化、公共政策效应短期化和公共政策运行阻隔化等现象。如何有效克服政府公共政策制度资源短缺、公共政策制度效率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低、公共政策理念错位、公共政策回应载体建设尚不完善等,都将大大提高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回应效率。  本文从一般策略和研讨策略两个角度试图对公共政策回应机制建设这一现实问题作些有益的探索。当前中国政府应当与时俱进地加强公共政策回应基础建设,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有公共政策回馈机制,提高回应能力,提高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公共政策承诺制、政务公开与公共政策决策公示制,重大公共政策听证制度、公共政策复决权制度、公共政策法规回应制度和公共政策责任制度等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应用。公共政策实验室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研讨。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是想要得到精神满足。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感悟人生,洗涤心境的首选。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这使得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国民经济,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更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由于旅游过程几乎离不开住宿、吃饭,旅游业的崛起给中
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筑工程是保证人们生活品质与社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要素,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期
我浮游在充满血腥气息的池塘里,告诉自己:“此处有可学之物”.当我的演讲经纪人第一次邀我出去“聊聊”的时候,我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一边批判着我的公众表演水平,一边开门见山
期刊
期刊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探索中发展、开创中前进的。探索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开创需要总结过去,冲破窠臼。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之后的一
期刊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在亮光下,图像的某些部分往往会被洗掉.在弱光下,图像变得模糊不清,色彩也并不如专业相机拍摄得那样亮丽.这些仅仅是捕捉可见光的相机面临的问题.相机中加
期刊
期刊
期刊
这一事件促使我更深入地研究AI的经济前景,以及该技术的拥护者在金融领域所做的乐观预测.本次调查只是本人长期以来对感兴趣的主题所做的最新进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写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