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余高速公路在吉林省内首次使用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做为面层材料。该高速公路建设始终以“瞄准国际质量水准、争创国内质量一流”为质量控制管理的主导思想,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的先进技术,总结了省内近10年来高速公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项目的运筹到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合同、规范、法律为依据,进行规范、灵活、精细的工程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长余高速公路的总体施工质量。本论文以长余高速公路为依托,引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系统地针对SMA混合料面层从单质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面施工工艺控制、路面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SMA单质材料进行的筛选和检测:采用招标方式采购沥青路面施工所用的沥青、石料、矿粉及添加剂等原材料,首次根据气候条件提出了上面层改性沥青应满足PG64-34的要求,明确要求各种材料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选派有经验的监理进驻生产厂家,进行质量监督管理;2.借鉴美国SHPR的研究成果,对交通部级配范围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和工程实体调查,为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问题,提出了合理的上、中、下面层混合料级配及技术指标;并且为了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合料工后空隙率,将路面压实度由交通部要求的95%提高至98%,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3.研究并选择了SMA合理的施工控制温度;并且从粉尘控制入手提高混合料质量;4.改革的传统的压实工艺:重视施工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工艺试验比较,主要改进、完善了传统的混合料施工碾压方式。本项目的研究对于SMA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一点为解决季冻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及初期破坏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