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政府日益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极具战略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也赋予了它们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国际化”就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由于中小企业毕竟实力较弱,国际化经验欠缺,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又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政府又该如何进行扶持,这些都是当前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比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对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第二章);其次,总结了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及面临的障碍(第三章);再次,归纳了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在产权、适用技术、创新、反应速度等方面上具有优势,阐述了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是完全可行的(第四章);最后,指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跨越式发展的危害性,提出了发展出口贸易、建立海外营销体系和投资海外生产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并对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在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五章)。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并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书籍和期刊杂志的基础上,力图将跨国经营理论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中国中小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并结合国外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扶持的经验,为政府谏言献策。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对跨国经营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