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扭转振动的汽车动力传动参数优化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058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仅是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同时越来越追求乘坐舒适性(NVH)的提高。本文针对某前置后驱微车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引起的车内低转速轰鸣声问题,对动力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期望通过控制扭转振动的方式来解决车内噪声问题。  针对本文研究的问题,制定了目标函数为扭转共振转速1500rpm时,主减速器输入端和飞轮端的二阶扭转角幅值最小的单频多点优化策略,以及目标函数为发动机常用转速范围900rpm~3000rpm时,主减速器输入端和飞轮端的二阶扭转角幅值最小的宽频带多点优化策略。  根据单频多点优化策略计算精度要求高、目标个数少的特点,建立了动力传动系刚柔耦合模型,经仿真计算掌握其扭转振动特性,将结果同实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在ADAMS/insight模块采用Box-Behnken设计、CCF设计、D-Optimal设计、拉丁超立方(Latin Hypercube)设计对动力传动系进行DOE分析,对比各仿真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利用Latin Hypercube设计方法进行单频多点优化,优化效果显著。  根据宽频多点优化策略目标个数多、优化过程复杂的特点,用扭转振动计算理论,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的集中质量模型,经仿真计算掌握其扭转振动特性,将结果同刚柔耦合模型结果及实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利用Pareto遗传算法进行宽频带多点优化,优化效果显著。  将单频多点及宽频带多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宽频带多点优化效果好、优化周期短、操作简单,因此,增加左右半轴刚度变量,利用宽频带多点优化对传动系进行优化,优化效果进一步改善,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  综上所述,为解决扭转振动引起的车内噪声问题,本文对动力传动系进行单频多点和宽频带多点优化,对比分析发现,宽频带多点优化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最优方案。以上工作不仅可以直接指导对象车型的优化设计,也可以为同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一些机械零件,为了满足其所需的工作性能要求,在工程设计中常将其截面形状设计成非圆形,如径向连接槽、多面体、凸轮轴、活塞等。与常规的圆形截面零件相比,非圆截面零件在特定的
超声电机是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和弹性体的超声振动获得运动输出的新型微特电机。得益于全新的驱动原理,超声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量密度大、响应快、控制精度高、无电磁和噪声干扰等优点,在微机电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超声电机中结构尺寸在毫米量级的一类,微型超声电机在微尺寸领域更具优势。弹簧定子超声电机采用弹簧作为定子,在几种微型超声电机中结构最简单,因而成为微型化前景最好的超声电机。论文提出
倍捻机在纺织机械中占有重要地位。龙带传动系统是倍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带动锭子高速回转,从而使纱线获得一定捻度。倍捻机工作过程中锭子转速的不一致及传动系统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