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合性表示修复体边缘与牙体之间间隙的大小,反映了修复体的就位完全程度和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适合性的好坏是检测其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修复体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全瓷修复体质量与寿命的关键因素[3,4,5]。在选择牙科修复材料时,除了强度、韧性、生物相容性之外,还应把材料的适合性等表面性能考虑在内,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目的:本实验主要比较目前常见的三种全瓷材料嵌体的边缘适合性,以便临床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方法:选择刚拔除的成人完整磨牙,按照传统盒形洞的制备原则进行Ⅰ类洞嵌体的牙体预备,窝洞的合向聚合度为6度,底平壁直,无短斜面,在洞底点角处制备圆钝点角,为满足材料强度的要求,洞的深度为2.0-3.0mm,硅橡胶弹性印模材翻制超硬石膏代型3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聚合瓷、热压铸瓷及CAD-CAM瓷制作三种全瓷嵌体,去除代型上的间隙涂料,按序号将嵌体用玻璃离子粘固剂(1.25-1.5:1)粘固于人造代型上,手压就位后,置于万能试验机上以3.5kg静压10分钟(正压力),仔细清除多余粘结剂,静止24h。用自凝塑料包埋,制成2.0cm×2.0cm×2.0cm的方块,沿近远中向的中线用硬组织切片机将试件切开。经逐号砂纸磨光,抛光,95%酒精清洗,热风吹干。将制作的样本剖面置于金相显微镜(上海,精度l0μm),放大100倍,每个样本选择5点测试各处的粘固剂厚度,A点代表嵌体底部的适合性,B、C点代表嵌体中部适合性,D、E点代表嵌体上部的适合性,每点测3次,取平均值,全部5个点测量值的均数代表嵌体粘固后的整体适合性。三种全瓷嵌体的各自粘固剂厚度和三者之间关系使用SPSS 10统计软件分析。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时使用q检验,检验水准q=0.05。结果:三种全瓷嵌体的平均粘结剂厚度:聚合瓷组为75.0±12.0μm,压铸瓷组为78.0±13.0μm,CAD-CAM组为124.0±35.0μm。三者比较,P<0.001,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聚合瓷组与压铸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聚合瓷组与CAD-CA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压铸瓷组与CAD-CA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全瓷嵌体,因材料本身性能及制作工艺技术上的不同,修复体边缘适合性也有所不同。实验所显示三种全瓷材料嵌体边缘适合性虽然有差异,但均是临床可以接受的。聚合瓷和热压铸瓷有着相对好的边缘适合性,可以更好的适用于临床嵌体修复。通过实验研究对三种全瓷修复体材料的适合性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条件更好的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