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向的《列女传》在中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在文学方面它初具“小说”手法、在史学方面它开创了杂传体的先例、在妇女生活方面它初步确立了妇德规范。也正是因为《列女传》如此种种的成就,使得学者们对其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列女传》表面的文学特点和史学特性,对其叙事视角和讲述模式的研究却很是空白,因而本文将着重研究《列女传》中叙事视角的运用。同时,由于刘向是西汉大儒,是统治者秩序的捍卫者,针对当时后宫混乱局势,他的创作自然会有男权思想的灌入。所以,从男权视野的角度去探讨《列女传》的叙事便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当然,身为两汉顶尖的知识分子,刘向的创作也不可或缺地会受到古、今文经学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基于以上几点,笔者从以下几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列女传》中的女性是如何展现于刘向的男权视角中。笔者从《列女传》的故事内容、材料来源、人物形象及隐含作者四个小节加以展开。从故事内容看,《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所被记录的事迹均以相夫、教子、遵礼、守节为场景;从材料来源看,刘向在引用材料时多存在修改、加工、曲解甚至完全改变的方式;从人物形象看,通过与《诗经》、《楚辞》、汉乐府及汉赋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列女传》中的女子多具有形象模糊、语言古板、性格空洞的特点;从文中隐含的作者看,刘向通过文中的统治者、儒学者、引诗、注颂等方式宣扬男权意识。第二章结合两汉时期妇女的真实生活,还原《列女传》中女子被遮盖的生存本相。笔者首先总结出西汉妇女生活的特点:婚姻有自主选择权、婚后有主动离异权、寡居或被弃有再嫁权、可以从事政治社交、可以参与经济活动等。其次,笔者也同样运用这几点还原了《列女传》中女子的生存本真。最后,结合刘向的写作意图、政治背景及儒教政治化、阴阳观念尤其古、今文经学等社会思潮来探究男权叙事背后的社会与政治原因。第三章主要探究古、今文经学对于刘向《列女传》男权写作的影响。由于刘向是古文经学的先驱同时也深受古、今文争锋的影响,因此《列女传》无可厚非地也成为古、今文经学矛盾及合流中的文学张力。笔者首先概括古、今文经学的异同,同时又从刘向本人及作品《列女传》本身来寻求古、今文经学争锋与融合的体现,尤其突出古、今文经学学派不同的写作主张对于刘向《列女传》中男权叙事手法的影响。第四章探究《列女传》所具有的小说性质。由于学术界对于《列女传》究竟属于文学作品还是史学作品的争辩尚无定论,于是笔者不好妄加评注。但是由于本文主要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探讨《列女传》的叙事视角,于是作者更多地对于作品的小说性质进行了探究。笔者认为《列女传》内容上具备小说手法:如确定主旨结构故事、着意塑造人物形象、情节运用虚构等;同时结构上也具备小说模式:如开创了人物传记之先河、以小故事为主要形式等;当然,作为中国第一部妇女通史,它对于后世更是影响深远,直接导致了“烈女”形象的出现。总之,笔者从刘向的叙事视角出发,首先呈现《列女传》中男权视野下的女性生活;其次结合两汉妇女生活本真对《列女传》中男权化的女性世界进行还原;进而运用两汉盛行的古、今文经学来深入探究《列女传》男权叙事中所蕴含的文学张力;最后回归文学表层对作品的小说性质进行假设和论证,力求从社会伦理、政治思潮、文学流派等多角度进行本文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