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有很多生物活性成分,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高。本研究以三年生蓝莓北陆、都克、喜来和伯克利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采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 H,测定不同土壤p H处理(p H=3.42、4.27、4.75、5.84、6.83)下蓝莓当年生枝条上叶片的生物膜系统、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探讨蓝莓对土壤p H环境的生理适应性,为生产实践中大面积栽培优质蓝莓选择适宜p H值的土壤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1)土壤pH3.42~6.83之间,四个品种蓝莓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p H小于4.27或大于4.75会引起蓝莓叶片膜透性增大。本实验中,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变化幅度伯克利大于其他三个品种。(2)土壤p H3.42~6.83之间,蓝莓叶片S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呈现出“W”的变化形式。四种蓝莓SOD活性都克>伯克利>北陆>喜来。土壤p H3.42、pH6.83处理POD活性与SOD、CAT活性变化相反,表明POD可能已经促进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蓝莓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伤害。SOD和CAT可以作为评价蓝莓植株对土壤pH适应性的可靠指标。土壤p H小于4.27或大于4.75都能够引起蓝莓叶片SOD和CAT活性的下降。(3)土壤p H3.42~6.83之间,四个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p H小于4.27或大于4.75会使蓝莓植株机能受损而大量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增加胞内溶质浓度来调节渗透,减轻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总体来看,四种蓝莓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喜来、北陆大于伯克利、都克。(4)土壤pH小于4.75或大于4.75处理,叶绿素含量也相对较低。整体来看叶绿素含量伯克利>北陆>都克,喜来叶片叶绿素含量受土壤p H影响最大。叶绿素含量高低不能直接作为判断净光合速率强弱的标准。(5)适宜的土壤pH值是蓝莓植株进行光合代谢的前提。四种蓝莓的净光合速率:北陆>都克>伯克利>喜来。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表现出相反的趋势,Pn与Ci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认为蓝莓光合作用可能受到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6)当p H小于4.27或大于4.75时Fo、NPQ值升高,Fm、Fv、Fv/Fm、ΦPSII、ETR值均降低。荧光参数表明p H3.42、pH6.83时蓝莓叶片受到较大的光抑制,此时蓝莓会将过多的光能以热能的形式散掉。本试验认为,叶绿素含量、Pn、Ci、Fo、Fm、Fv、Fv/Fm、ΦPSII、NPQ与ETR都能够成为判断蓝莓植株对土壤pH适应能力的指标,而Gs、Tr和q P不适合作为判断蓝莓植株对土壤p H适应能力的指标。综上所述,蓝莓对强酸性土壤(pH<5)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盆栽条件下,土壤pH4.27~5.84时蓝莓植株可以正常生长,土壤p H为4.27~4.75时北陆、喜来、伯克利和都克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处于良好水平,最适宜蓝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