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课程正在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而建设。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逐渐完善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向实践研究进行过渡。国家“双减”政策的颁布,也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经查阅文献,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化学方向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实践,形成了众多特色型的化学校本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课程正在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而建设。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逐渐完善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向实践研究进行过渡。国家“双减”政策的颁布,也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经查阅文献,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化学方向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实践,形成了众多特色型的化学校本课程,但研究者大多集中在一线发达城市中学,西北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对滞后,并且在初中化学领域,基于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学校进行系统性的化学校本课程的文献少之又少,基于此,笔者以西北河州地区农村某初中学校为例进行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河州文化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分析开发基于河州文化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背景与意义。河州作为中国黄河流域河湟史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厚重历史内涵和多样民族人文生态,使得河州文化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有着丰富多元的可利用课程资源。初中化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的化学课程,开发以河州文化为背景、初中化学为本体的校本课程,帮助河州本地学生以化学的视角了解周围文化,在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构建认识物质的全新视角。在传承弘扬河州文化的同时也能让当地各民族学生在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人文视野的开拓,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其次通过查阅相关课程开发的理论及文献,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四个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步骤进行初步拟定。通过具体分析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及开发学校环境,问卷调查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河州文化及校本课程的认识,从河州文化的历史悠久性、自然资源丰富性、多民族融合性、文化遗产传承性为四大板块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与组织规划,编制与校本课程对应的教材,建立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策略框架,以选修课的形式在课后服务时间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实施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收集学生反馈,搭建CIPP课程教师评价量表,对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河州文化的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利用化学观察周围物质的视角,同时通过感受河州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地的文化特色,唤醒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加强中华民族一体化意识。在教师评价方面,开发并实施基于《河州文化的初中化学课程》提高了当地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让当地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进步,并使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为通过原核表达实现大量产出细菌素并检测其理化特性及抑菌机理,本试验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乳酸片球菌R-4的pedA基因进行扩增回收,与pMD19-T载体连接后转入E.coli DH5感受态细胞。提取克隆后的pedA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32a-pedA并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乳酸片球菌R-4细菌素P
硒化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其生物活性高于硒和多糖各自的单独作用。本试验先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党参粗多糖,TCA除蛋白,DEAE-52、G-200分离提纯,后采用硝酸-亚硒酸钠法对党参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在此些方法上开展党参多糖硒化修饰前后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旨在提高党参多糖的生物活性,为研制多糖类中药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党
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和“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首先就要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学习进阶可以很好的描述学生在学习某一主题时,依次进阶,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建构起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对相关知识内容整合优化,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学习进阶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
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3 BPIV3)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BPIV3在我国广泛流行,急需开展相关研究以有效防控BPIV3的感染。目前我国对BPIV3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呼和浩特周边某养牛场患呼吸道疾病
CD300家族分子是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类,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抑制性受体CD300a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免疫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本试验分离了1株IBRV,使用定量PCR检测IBRV在永生化单核巨噬细胞中的生长规律;建立牛源CD300a、IL-1β、IL-6、IL-8、I
目的 探讨马齿苋炒炭前后应用于血热出血模型大鼠临床试验的凉血止血效果。方法 于2020年4~12月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体长18~20 cm健康大鼠42只按照雌雄各半原则每组选取6只,共计分为7组:血热出血组不给予药物治疗。阳性药物组给予云南白药,SS组给予马齿苋的水提取物,SC组给予马齿苋的醇提取物,TS组给予马齿苋炭的水提取物,TC组给予马齿苋炭的醇提取物;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探讨马齿苋炒炭前后对模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2010年以来,随着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出现,传统的PEDV灭活疫苗及减毒疫苗对新出现的PEDV变异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通常较低,不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为有效防控PED,新型疫苗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领域。本试验利用生物学分析软件,结合在线数据库筛选出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肽基因片段,并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是科学探究形成结论的学科思维和科学方法,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各种模型构建来进行化学反应的表述,预测化学反应及物质性质的结果,从而来解释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化学键是高中化学核心概念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价值,该部分知识解释原子形成物质世界的实质,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等。但学生面对抽象难懂的化学键知识,如何降低学生在
大数据视角下的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大数据对老师的学术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评价。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数据挖掘找到准确、有效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给出教育大数据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给出如何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尤其是过程性评价教学,其核心在于教学综合能力的普遍提升,而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则是促进教师水平提升的必要手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产出提出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引起绵羊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条件性病原菌之一,其引发的肺炎病死率虽不高,但流行的范围较广且发病期长,尤其对于羔羊危害性较大。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Mo主要保护性抗原P60蛋白,以此建立了一种检测Mo抗体水平的间接ELISA方法,并将P60基因与鼠源IgG Fc片段融合,通过原核表达获得融合蛋白,对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