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了水果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降低果实农药残留量,套袋技术在多种水果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套袋技术对柑橘果实发育和品质影响存在不同认识,影响了柑橘栽培中套袋技术的应用。为了系统了解套袋对柑橘果实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我们采用7种果袋和1232橘橙(橙红色果皮)、北碚447锦橙(深橙色果皮)、早香(橙黄色果皮)和尤力克柠檬(黄色果皮)等4种不同颜色的柑橘品种进行套袋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摘袋时间对柑橘不同品种果实生长、品质和色泽影响研究,提出了不同柑橘品种类型套袋技术、不同果袋使用技术和果实色泽描述模拟技术,对于柑橘套袋理论创新和套袋技术研究、完善及推广应用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夏季高温下,果实套袋将大幅度提高果袋内微环境的温度,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果面灼伤或落果,这纠正或补充了过去对套袋生态效应的定义。2、研究了不同果色类型的柑橘品种对7种果袋的反应,表明套袋有降低柑橘单果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趋势,对维生素C、可滴定酸及固酸比的影响因品种、果袋类型的不同有增有减。3、遮光性强的果袋对柑橘果实内在品质的不利影响大于遮光性小的果袋。通过对果袋类型、套袋时间和提前摘袋时间的合理选配,可以减轻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实现不同柑橘品种的优质栽培。4、套袋果实色泽鲜艳,亮度高,但色泽偏淡;套袋对红色、橙红色类型柑橘果实的发育不利,对黄色果实的色泽发育有利。5、成熟期柑橘果实的亮度与黄色呈极显著正相关,红色与色调角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据此利用仪器测定值来描述和定量果实色泽。6、通过测定果实色泽a/b比值能够描述和定量果实色泽。7、深橙色和橙红色果实适宜使用遮光性弱的单层果袋套袋,并提前20-30天摘袋;柠檬等果面黄色的品种采用遮光性强的果袋效果较好,且最好在采前75~90天套袋,并连袋采收。8、首次研究制作了柑橘果实色泽三维球型L*a*b*色空间模型,以此对不同颜色柑橘果实的色泽发育轨迹进行了空间定位:1232橘橙果实着色曲线居于红色区域空间;北碚447锦橙果实着色曲线定位于橙色区域空间;橙黄色果面的早香果实着色曲线色泽位于橙黄色区域空间:尤力克柠檬的果实着色曲线处于黄色区域空间,且不越过±b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