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美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的因素分析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中,语言之间的差异一直是造成交际失败和语用失误的主要因素。因而,外语学习者不仅要意识到语言形式的不同,掌握目的语的语言使用规则,还要认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有效得体地表达交际意图。 言语行为研究一直是语用学,尤其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研究交际能力的一种基本工具。因此将言语行为理论与具体语言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成为目前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抱怨在人类交际中是一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不同,采用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研究中美文化下的交际者如何在特定的场合有效、得体地表达交际意图,达到交际成功,无论是对外语教学还是跨文化交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中美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教育程度、年龄、国籍、社会权势和社会地位为变量,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DCT)的方式,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5.0),对美国英语直接抱怨语和汉语(普通话)直接抱怨语在各自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中的实施模式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和系统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中美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存在显著差异,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差异? 2.教育程度、年龄和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和社会权势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4.就中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年龄和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年龄、国籍、社会权势等因素在不同的情景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美直接抱怨话语的严厉程度性;中国受试者的年龄因素在在大多数情景中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年龄越大越会考虑听话人的面子,越能包容别人的过失;而美国受试者在个别情景中也会表现出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总之, 影响中美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的诸因素来源于文化间的差异。因而,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了解中美直接抱怨话语严厉程度性的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表层根源和深层根源将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而达到有效的交际。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述了言语行为研究的由来和中外抱怨语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第二章详细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和国内外抱怨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本研究相关的语言理论并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对本研究的方法及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五章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第六章系统总结了全文,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保障理论起源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养老金制度(包括老年、伤残和死亡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
《翻译概论》这本书分为十章,围绕与翻译相关的九个核心问题展开,为读者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翻译的定义,功能,本质,对翻译的评价以及多元语境下翻译的精神与使命,旨在帮助读者全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文学界的天才,以其不朽的文学创作和悲剧般的人生命运而闻名于世。这种悲剧般的命运在他的一生中不断地打击着他。他的抒情诗大多反映了对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在财经英语新闻中的运用。它打破了传统的从修辞角度看待新闻中隐喻的模式,系统地研究了隐喻表达背后的规律和基础。 作者通过大量阅读《华盛
朱利安·巴恩斯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凭借小说《终结的感觉》获得了2011年的曼布克奖,这是他写作生涯的重大突破。由于其巨大成功,他得到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故事分为两部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