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能看到更少,因为我如此着迷于过去;我能看到更多,因为我添加了过去的视角。在西方,怀旧(nostalgia)是一个复合词,源自希腊文nostos(返回家乡)及algos:痛苦)之组合,因而字面上的意思是因思慕家乡而引起的痛苦。尽管在荷马史诗和圣经中都有关于怀旧的描述,但怀旧作为专业术语则是在17世纪由瑞士医生Hofer提出,在300多年里怀旧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巨大改变。直到20世纪后期,怀旧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即现代意义上的怀旧——情绪体验。Davis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把温暖、过去时光、童年、怀念与怀旧联系在一起,因此Davis认为怀旧是一种去除痛苦后的记忆,是一种唤醒过去的正面体验。Sedikides等学者也偏向将怀旧定义为一种正性的情绪体验,特别是他们认为怀旧是一种正面的并与自我相关的情绪。但也有许多学者强调怀旧悲伤的一面,将它定义为对已不存在的过去的向往,这种过去不能再被个人抓住。Ortony,Clore和Collins也认为怀旧是一种失落或悲痛的情绪,因为它涉及个人过去的悲伤和痛苦。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怀旧描述成苦乐参半的情感,既让人伤感又令人向往,但是由积极情绪主导的,如Werman认为怀旧既是一种有着淡淡悲伤的快乐,又是一种同快乐相连的悲伤。综上所述,现代意义上的怀旧,是一种与自我意识有关的情绪,是怀念过去时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人类普遍的、正常的心理体验。对怀旧的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法和实验法,以下主要介绍怀旧的问卷法测量。目前国外有关怀旧的量表比较丰富,这些量表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了解怀旧内容,被试对发生在较年轻时项目的想念程度进行评定,如Batcho’怀旧调查表(Nostalgia Inventory,BNI)。另一类是了解怀旧倾向,让被试对项目的同意程度进行评分,主要有古物量表、体验量表、怀旧倾向指标。已有研究单纯地测量人们对过去人、事、物等的怀念程度只能说明怀旧的一个构面,而怀旧是以高水平的认知评价为特征的,个体在怀旧过程中所发生的认知过程才是与其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因此,本研究拟对青年学生怀旧结构做出更深一步的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怀旧内容的层面,编制青年学生怀旧量表,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120份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及参考国外已有文献和相关量表,编制了35个条目的初测问卷。在重庆、北京两地的高校发放初测问卷,对回收的792份有效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5个条目的再测问卷。在重庆地区的两所高校发放再测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3份,再次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由15个条目构成3个维度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在信度检验中,包含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效度检验中,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在正式施测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有15个条目3个维度构成,分别为反思性、理想性、沉浸性。(2)自编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青年学生怀旧的研究。(3)青年学生怀旧水平中等偏上;女生的反思性水平高于男生,男女生的怀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年学生在初入大学和初入硕士两个时间段怀旧水平较高,博士学生的怀旧水平最低。(4)社会联结感在怀旧和生活满意度、体验到的学术困难中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