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省级农村报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以省级农村报的发展为题展开研究,试图为省级农村报更好地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农民就占到了将近8亿,他们生活在农村地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5.06%。尽管这一比例较改革开放之初的82.08%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农村人口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来说,这将是个潜在的庞大的受众群。一直以来,我国农民传媒接触状况不佳,农村传媒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作为专为“三农”服务的省级农村报,其发展现状也令人担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80年代辉煌之后的省级农村报开始走下坡路,发展到今天,虽然一些省级农村报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农村的影响力也日趋变大,但是绝大多数的省级农村报其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传媒市场上,省级农村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省级农村报的发展与报社的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外部环境所起的作用亦不容忽视,而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省级农村报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不断增强。2010年1月,中共中央又一次发布了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从2004年至今,这已经是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的第七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政策倾斜力度日益加大,“三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8月,《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明文提出要重视发展“三农”报纸。无论是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还是直接有利于“三农”报纸发展的政策,对于省级农村报来说,都是其发展的契机。社会发展与大众传媒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媒体来说,这些变化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它们,尤其是涉农媒体。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省级农村报这种涉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种种影响。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来源、农村报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创新之处、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章主体,这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农村报的产生及发展历史为起点,分三个阶段概述了农村报的成长历程,分析了省级农村报的发展现状以及省级农村报在农村社会的作用。第二章将省级农村报放在整个农村传媒生态环境中,主要从政治政策环境、农村硬件环境、农村受众环境、农村传媒结构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新时期影响省级农村报发展的外部因素的呈现,以及这些因素对省级农村报发展产生的影响,在农村传媒结构部分,还通过对农村传媒结构的分析来展现当前农民传媒接触状况。第三章针对省级农村报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民传媒接触状况,从公益性的角度研究省级农村报的发展对策。与以往从业务层面出发研究发展对策不同,本文认为应该将省级农村报列为公益性报纸,并从省级农村报的组织属性和产品性质出发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分析省级农村报如何实现公益性。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尽管有个别省级农村报发展得比较好,但是绝大多数的省级农村报发展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其在农村社会的作用也发挥得不够充分。由于省级农村报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其所依赖的外部环境的弱势,省级农村报要想发展壮大并在农村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是不适宜的,同时农民传媒接触状况也不佳,农民“读报难”一直是个大问题,因此应将省级农村报划为公益性报纸,使之从传媒竞争中退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读报难”的问题,而且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有将省级农村报列为公益性报纸的条件。第四章,以《安徽日报农村版》为例从省级农村报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简单阐述了省级农村报在办报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了笔者的一些感想及本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