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G6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颅脑MPI表现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讨论SPG6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患者的颅脑核磁共振成像的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与了解。  资料与方法: 分析12例已基因诊断为SPG6型HSP患者的颅脑MRI表现,并在T1WI的正中矢状位层面测量胼胝体膝部宽度、胼胝体体部宽度、胼胝体压部的宽度、胼胝体的面积和脑内大脑的面积。另选取400例在同一台磁共振机上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方法同病例组。分别计算病例组与对照组胼胝体膝部宽度、胼胝体压部宽度、胼胝体体部宽度、胼胝体各部宽度之和、胼胝体面积、脑内大脑面积及胼脑比值的均值,最终将二者的均值进行比较。  结果: 2例HSP患者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10例HSP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胼胝体变薄及脑萎缩表现,其中6例伴有双侧半卵圆中心和(或)放射冠区出现异常高信号,还有1例年长者右侧顶叶显示异常高信号。胼胝体膝部宽度、胼胝体压部宽度、胼胝体体部宽度、胼脑比值的均值患者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PG6型HSP患者的颅脑MRI可以表现出胼胝体变薄、脑萎缩、双侧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区异常高信号的特点。单纯型HSP患者和复杂型HSP患者的颅脑MRI可能具有相似的特点。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人类社会认识史的批判与继承,依据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形成的,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