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对具有污水水量小、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低等特点的乡镇污水进行处理。通过改变不同的运行条件,探索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乡镇污水的最佳运行参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对具有污水水量小、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低等特点的乡镇污水进行处理。通过改变不同的运行条件,探索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乡镇污水的最佳运行参数及其滤料上生物膜的活性变化情况。 本文主要研究曝气生物滤池低温启动情况,探索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乡镇污水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处理效果以及滤层上生物膜的活性。本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在水温5~15℃、气水比7:1条件下,采用接种-连续进水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20h(1~7d)、10h(8~20d)、7h(21~50d),经过33天连续进水,反应器完成挂膜启动,此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为55%和30%。 (2)通过改变气水比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得到曝气生物滤池最佳运行条件为:气水比5:1、HRT=4h。通过对不同滤层高度进行分析,发现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0~60cm滤层之间,因此,本反应器中滤层高度不小于60cm。 (3)在气水比5:1、HRT=4h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CODCr、TOC、氨氮、TN、TP以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65.3%、81.8%、17.0%、20.6%和90.0%。 (4)CODCr容积负荷对CODCr和SS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但对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且去除率稳定性TN<氨氮。NH3-N容积负荷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 (5)在气水比5:1、水力停留时间为5h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在气水比5:1、水力停留时间4h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平均去除率为70.5%,且主要在0~60cm滤层完成去除。 (6)在气水比5:1、HRT=4h条件下,考察反应器沿水流方向的生物活性。沿水流方向,生物膜的厚度逐渐变薄;生物相逐渐由低级向高级转变,形成较为完整的食物链体系;TTC-脱氢酶活性以及耗氧速率总体上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沿水流方向,滤料上的微生物活性成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溴胺酸是一种生产活性染料和酸性艳蓝的蒽醌型结构中间体,在其合成和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类废水具有颜色深、浓度大、化学好氧量高、不易降解等特点,严重污染了环境。本文第一章通过有关文献的综述,阐述了蒽醌类中间体及染料对环境的污染,重点介绍了生物法处理蒽醌类中间体及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从而明确了本文关于高效降解菌处理蒽醌染料中间体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中的意义。 本文...
利用厌气生物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是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技术.试验设计了新型的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对反应器处理合流制生活污水的启动和运行
近几年,RE3+掺杂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发光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在本论文中,主要制备了LaF3:Eu3+和LaF3:Tb3+纳米发光材料以及它们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研究了
油藏润湿性的研究对油田的开发水平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实验研究为主要途径,在建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润湿性影响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疏水砂岩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理论研究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论文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探讨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中存在
依据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共六个航次所获得的浮游动物大面观测资料和典型站位(B2站)昼夜连观测资料,利用英车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一发的多元统计软件PRIMER等着重分析了胶州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地质条件,考虑周围隧道施工.隧道施工的整体难度较大,主要在于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塌方事故,就会影响工程施工效用,甚至可
该文简要介绍典型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脱硫原理和主要工艺参数.简述了石灰湿法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的工艺过程;重点探讨石灰湿法烟气除尘脱一体化条件下,脱硫产物
人如何找钥匙? 初到某地,需要购置生活必需品,于是来到一个偌大的超市,边游逛边寻觅着自己要买的东西。这时,如果用精确的GPS定位设备全程跟踪你的行踪,把你的行走路线画出来,会发现那是很多线段组成的折线图,线段的端点,即折线的转折点,是你停下不动,仔细看商品的位置。这幅折线图很有意思,往往是一堆堆长度较小的线段组成一个个折线堆,折线堆之间还有很长的大线段连接。这幅折线图表明了什么?表明了你在超市里
有序介孔炭作为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不但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径均一,还具有很好的水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疏水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特点,在吸附分离、催化剂载体及能量存储/转换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探索了制备有序介孔炭和介孔炭/纳米镍复合材料的新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F108,EO_(132)PO_(50)EO_(132))为模板剂,间苯二酚(R)-甲醛(F)溶胶(RF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