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CBCT测量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颊(舌)侧管壁厚度,近(远)中侧管壁厚度以及牙根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并计算使用1#、2#、3#P钻预备桩道后余留牙本质厚度不小于1.0mm的概率,由此预判后期修复治疗中桩道预备的长度和直径。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内蒙古包钢医院口腔科就诊,因临床治疗前的检查需要而拍摄CBCT的60名患者的120颗下颌中切牙作为样本,选取的患者年龄在20--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岁。使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1)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2)依次在距离根尖4,5,6,7,8,9mm处截取六个不同的平面,依次测量颊(舌)侧管壁厚度,近(远)中侧管壁厚度,牙根的颊舌径和近远中中径。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理论上使用1#、2#、3#P钻对下颌中切牙进行桩道预备后,颊舌侧余留牙本质厚度和近远中侧余留牙本质厚度均不得少于1mm的概率。以及下颌中切牙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的比率。 结果:(1)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的均值为12.06±1.43mm。下颌中切牙颊舌侧根管壁明显厚于近远中侧根管壁,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颊侧根管壁厚度与舌根管壁厚度近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近中侧根管壁厚度与远中侧根管壁厚度近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在保留根尖4mm以上的封闭区的条件下使用1#~3#P钻预备桩道后,下颌中切牙颊舌侧余留牙本质厚度大于1mm的概率均为100%。使用1#P钻在距离根尖4mm以上部分预备桩道时,近远中侧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大于1mm的概率为70%。在距离根尖6mm及以上部分使用1#P、2#P钻预备桩道时,近远中侧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大于1mm的概率分别为80%、70%。在距离根尖9mm的牙根颈部使用1#P~3#P钻预备近远中侧桩道,近远中侧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大于1mm的概率为100%。(3)下颌中切牙在距离根尖4--9mm时根管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的比率稳定在1~2之间,截取剖面多为椭圆状。 结论:1.下颌中切牙作为恒牙列中体积最小的牙齿解剖结构相对特殊,建议临床医师在治疗前拍摄CBCT分别测量颊舌(近远中)侧根管壁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出各向余留牙本质厚度指导桩道预备的长度和直径。2.1#P钻适用在距离根尖7mm以上的位置完成桩道的预备,2#P钻适宜在距离根尖8mm以上的位置使用,可确保余留牙本质厚度均超过1mm。3#P钻直径过大,预备后近远中向牙本质余留量仅为原厚度的50%并不建议临床医生使用。3.由于下颌中切牙近、远中侧管壁厚度较小,建议在桩道预备中根据余留牙本质的极值来决定使用何种P钻预备以及预备的长度。4.根据牙根横截面中的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的比率可得,下颌中切牙在根管中上段的剖面为长椭圆形,进行桩道预备时因优先考虑保留近远中侧余留的管壁厚度,以增强牙根的抗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