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额叶、颞叶脑沟的解剖学研究:(1)探讨经脑沟手术入路的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2)将该入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对照组比较病人预后,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明确其优越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1)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例(12侧),经扩大翼点开颅,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取额颞部弧形切口,起自颧弓上缘、耳屏前1cm,避开颞浅动脉主干,以翼点为中心,弧形向上、向后,经顶结节前1cm再拐弯转向前,止于额部发际内中线旁2cm。取骨瓣开颅,咬骨钳扩大骨窗,前至颞窝及额骨隆突后部,保留额骨隆突和颧弓,后至乳突前方;向下咬去近中颅窝底的颞骨鳞部,前下咬去蝶骨嵴至蝶骨平台,硬脑膜以外侧裂为中心弧形剪开,完全暴露外侧裂及附近的额、颞叶。确认外侧裂表面的血管分支,辨别额叶及颞叶的脑沟,显微镜(8倍)下仔细分离蛛网膜和软脑膜,观察相关脑回与颅骨的关系,分别测量相关脑沟深度及分离后脑沟的手术可操作空间(宽度)。(2)临床应用: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5月利用经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2±10.4岁,GCS评分3-14分,平均6.6±2.9分,血肿量33.2-80ml,平均51.9±13.4m L,发病到手术时间2-30小时,平均5.4±5.2小时。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术中行软脑膜缝合,术后常规行止血、脱水、神经营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处理,病人预后情况给予及时记录,出院的病人给予严密随访,做好记录,病人有癫痫发作症状者建议来院行脑电图证实,不愿来院的请家人做好记录等来院时再行脑电图检查证实,3个月时根据来院患者的表现及电话与家人沟通的情况判定每位患者的ADL评分。结果:(1)解剖:根据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位置,选定额下沟和颞上沟作为手术入路的脑沟,分别测量相关脑沟的深度和分离后脑沟可达到的宽度即手术可操作的空间,结果提示左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37±1.10mm,右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73±0.68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上沟平均深度为20.19±0.89mm,右侧颞上沟平均深度21.56±1.22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后脑沟的可操作空间即脑沟宽度左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1±0.68mm,右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4±0.40mm。颞上沟与额下沟均为垂直大脑表面向脑深部延伸的脑沟,右侧颞上沟视乎较左侧深。(2)临床:根据血肿的位置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前部入路清除血肿,显微镜下止血,与同期开展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例比较,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再出血率较经皮质组低,经过对出院病人的随访,经脑沟入路手术组患者预后较经大脑皮质手术组患者好,癫痫发作率较经皮质组低。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在30-80ml的患者,根据血肿的位置可考虑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清除血肿,此手术入路患者的ADL预后评分优于传统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癫痫的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