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随之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研究成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在众多相关问题的研究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也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内涵,突出我国的特色,区别于国外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来探讨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内涵和教育问题。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引言,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界定臣民和公民的概念,进而总结公民具有的特征和我国现阶段培养现代公民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论述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内涵,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即“公民”概念和内涵的知识、政治知识、公民责任知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有的公民意识,人民当家作主意识、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意识、珍视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维护公民道德意识、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意识等六个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有的公民能力和需自觉践行的公民行为,主要从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理性爱国能力与爱国行为相统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法、守法、用法能力,在公民行为中自觉遵守法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政治参与能力,采用正当途径行使公民权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责任履行能力,自觉践行合格公民行为等方面展开。第四部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策略研究。针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知识的教育,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渠道,学校向公民传播公民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二,社会要加大公民知识的宣传力度,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实践,实现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相结合。针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的培养,提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要与公民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心理特征相一致,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要与公民所在的岗位相适应。针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行为的践行策略,主要从学校的导向和营造人人争当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大环境展开论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继承和借鉴中西方公民教育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紧扣我国的国情和公民教育的实际,通过对大量文本的解读,试探总结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一些设想。希望对本文的解读,能拓宽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能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