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出台,该意见俗称“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该意见以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为着手点,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近年来,焉耆盆地水资源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效率偏低、水生态平衡遭破坏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分析盆地内地下水位变化与灌溉农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型验证了现状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可持续以及“三条红线”下达指标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下焉耆盆地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开发模式。本次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2000年以来,常规灌溉耕地面积新增加1×104hm2,地下水位平均降幅0.15m,膜下滴灌高效节水耕地面积新增加1×104hm2,地下水位平均降幅0.25m。2000年研究区平均地下水位埋深4.98m,到2007年和2011年分别下降到5.65和6.86m。因此,为防止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首先必须禁止开垦荒地。(2)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利用Processing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型,将现状年2011年地下水开采量6.92×108m3/a及农业灌溉模式加载到模型中,模型从2000年开始运行至2030年,运行结果表明,2030年地下水渗流场较2011年发生巨大改变,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盆地内大面积地区地下水位埋深低于3.5-4m之间的生态安全水位,对生态造成巨大影响,是不可行的开发方案。(3)将“三条红线”下达用水量、用水效率指标:2020年地表水14.61×108 m3/a,地下水3.91×108m3/a,常规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0.65,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0.88;2030年地表水14.23×108m3/a,地下水4.04×108m3/a,常规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0.65,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0.9加载到模型中验证其可行性。经验证,盆地内地下水位埋深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两个阶段,在2016年地下水位埋深降至最低值;2017年到2030年间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到2030年地下水位埋深恢复至2011年的水平。因此,按此指标规划盆地用水,从而逐渐恢复地下水位是可行的。(4)根据“三条红线”指标分配的用水量以及规定必须达到的用水效率规划盆地内灌溉农业的发展模式,经对比研究,到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大到15×104hm2,常规灌溉面积减少到7.4×104hm2,高效节水灌溉效率增加到0.9,常规灌溉灌溉效率达到0.69,消耗水15.48×108m3;到203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到16×104hm2,常规灌溉面积6.4×104hm2,高效节水灌溉水使用效率增加到0.93,常规灌溉灌溉水使用率达到0.7,消耗水14.89×108m3。为焉耆盆地灌溉农业可持续开发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