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修复材料(骨优导)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03月-2012年0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至少随访一年。其中21例采用PEEK cage填充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修复材料骨优导及自体骨赘行颈椎前路融合(rhBMP-2组),19例行自体骼骨植入PEEK cage(ICBG组)。分别摄术前、术后24-48小时、随访12个月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以Cobb氏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ADH)及椎间高度(IBH)。观察手术情况及相关并发症,颈部并发症包括:颈前水肿、吞咽困难、脑脊液漏。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JOA评分分别为:14.36±0.74,13.92±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neck)评分值为:1.98±0.72,2.32±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arm)评分值分别为:2.09±0.49,2.37±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hBMP-2组(p<0.001)与ICBG组(p<0.001)颈椎前凸均得到明显恢复,随访一年后,两组颈椎前凸虽然有少量丢失,但高度维持仍较满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两组融合节段高度(ADH、IBH)在术后与术后12个月两个时间点较术前均有明显的增高,两组间差异不明显,随时间的变化其高度稍有丢失。rhBMP-2组有2例出现术后短暂的轻度吞咽困难,ICBG组有3例。ICBG组有2例出现cage塌陷下沉,有1例出现螺钉松动。结论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修复材料(骨优导)结合自体骨赘植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椎间高度与颈椎生理前凸方面与自体髂骨相比疗效相当,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该方法在ACDF术中可取代自体髂骨植骨,避免取自体髂骨所致的供区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