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省亲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国家运行体系之中。唐以前有过类似的省亲现象,但并未形成正式的省亲制度。直到唐代,省亲制度才开始出现在律法当中。另外,关于省亲相关问题研究的论著比较丰富,却没能全面展示唐代的省亲状况,鉴于此,本文拟对唐代的省亲及相关问题展开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唐代的省亲制度、省亲主体及对后世的影响。绪论部分包括四方面:一是省亲研究的学术意义及社会意义,二是省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三是对省亲概念的界定,四是简单介绍了本文的基本结构及写作方法。本文正文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唐代省亲基本情况的介绍,主要从唐代省亲的状况与省亲制度两方面来进行阐述,介绍了唐代群体省亲的原因、给假省亲和便道省亲两种省亲方式;第二章是唐代基本的省亲队伍所包含的种类,主要从士子省亲、官员省亲、僧尼省亲、女性省亲四个方面来讲述其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状况。唐代统一繁荣,社会安定,统治者希望各阶层都能以孝彰显人伦之情,以达到奉军尽忠的目的。另一方面,各个阶层省亲所反映的心理状况也各不相同,士子饱含“扬名显亲”的心理,官员则是如何权衡“忠孝”问题,僧尼对“三教论衡”思想的吸收,女性省亲却处处围绕着“礼”进行。但无论哪种群体归家省亲,都可显现出对父母的“孝心”;最后一章是对省亲意义的总结,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化上促进了唐代省亲诗的发展,成为唐代诗歌的重要素材,更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又可从诗歌中窥探出诗人对省亲的不同看法;二是制度上,唐代的省亲制度促进了对后世制度不断完备。本文结语部分,笔者主要通过结合我国古代的省亲问题,在总结古人的经验中得出一些对现在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