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精神自由及其实现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精神自由是教师发展的深层次追求,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力。全文遵循教师精神自由的涵义及表现,制约教师追求精神自由的因素以及如何实现的逻辑对教师的精神自由做了理论的探讨和实际的考察,这不仅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和专业发展的融合与统一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精神自由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土壤。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论述了研究教师精神自由的意义,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文章从分析教师精神自由的相关概念如自由、精神自由入手,对教师精神自由的内涵及其表现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对教师追求精神自由的可能性和有限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第三部分:文章接着探讨了制约教师实现精神自由的内外在因素。制约教师精神自由实现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于教师个体精神趋向性不明、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局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教师身心健康的危机。教师精神自由的实现同时还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和集权式管理模式的制约。 第四部分:为推动广大教师主动自觉地追求其精神自由的实现,笔者认为不仅要有教师获得精神自由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等外部条件,而且只有那些具有追求自由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在自由之路上不断前进。因此,追求教师精神自由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文章主要从学校、教师自身方面提出了教师实现精神自由的几点策略并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有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和很多,时间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因
本研究以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一个几何顿悟问题——农场问题,通过两个实验对潜伏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潜伏组解决问题明显好于控制组,读故事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