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外来之物的狮子,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狮民俗。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狮民俗文献,狮子图像,舞狮民俗,民间传说以及与狮有关的吉祥寓意民俗内涵的全面概述、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狮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认识和解读。本研究通过文化学视角和民俗学视角,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变迁理论和民俗学理论为指导,以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以及历史研究方法为研究手段,一方面,希望从整体上,科学合理的对狮民俗研究做出一定的框架性研究概述;另一方面,通过对狮民俗的生命历程研究,来探究中国民众在民俗选择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因素。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的,以及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指导理论。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介绍中国狮文化,在宏观上实现对中国狮民俗的追根溯源,能够为本研究从本质上探讨狮民俗的发展提供文献和理论依据。首先从狮文化的源头即远古中亚地区狮文化以及古印度狮文化进行文献概述和解读为后文中国狮民俗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对狻猊、师子以及狮子东渐之路等的考证,从整体上对狮民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梳理。第三部分为狮民俗探析的主要部分。通过大量篇幅,对中国狮民俗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陈述。主要通过对中国狮子图像中的民俗、“神兽”民俗、舞狮民俗、跟狮有关的吉祥内涵的民俗以及两则民间狮民俗传说的论述,不仅实现了对狮民俗博大精深的整体概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狮民俗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回答了狮作为外来之物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探析了在狮民俗选择过程中民众主要的心理指导因素。第四部分主要在文化理论视角下,通过文化变迁理论分析了民众在不同内容民俗选择中的心理变化因素;通过文化传播理论分析了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的共享性、习得性和相似性;通过民俗学理论以及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民俗的主要特点;最后,探讨了狮民俗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狮民俗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简单的展望。本文的第五部分,即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