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制度现象,这一制度设计和安排对于中国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后来却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众矢之的。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分析和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力图在此基础上概括阐述中国政府经济体制变迁的特点和规律。 围绕这一主题,在纵向上,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方法,采用制度形成、制度平衡、关键节点、制度的断裂和制度变迁等分析工具,分析了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从横向上,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关键变量——结构、观念和利益,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变迁过程。 首先,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原因,主要解决“制度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历史制度主义认为,新制度的产生是既有的制度结构、相关者的思想观念和利益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中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的尝试,然而,由于体制和观念的限制,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同时又发展资本市场,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特有的制度现象——股权分置。 其次,股权分置制度形成后,这一制度进入相对平衡阶段。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制度在平衡阶段是静止不变的,事实上,制度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正是这些细微变化的集聚促使了巨变。本文分析了股权制度这一相对平衡阶段的变化:股票市场管理体制的变化、各行动者集团的利益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既为后来的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动力,又为它们设定了限制。同时,这些变化还对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次,本文讨论了政府推动国有股减持的原因和实践以及国有股减持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这些研究主要解答“制度在平衡和断裂之间是如何衔接”的问题。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在制度平衡与断裂之间起链接作用的因素是关键节点。本文据此认为,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是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触发了社会各界对股权分置的危害的激烈讨论,股权分置成为众矢之的,这就使得政府逐步认识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国有股减持不仅促使政府把股权分置改革提上了日程,而且也使政府认识到,在股权分置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复次,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博弈及其结果。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种力量会展开激烈的角逐,但是不同的行动者的权力是不对称的。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利益竞争使中央政府在改革发展中的地位非常关键。尽管政府规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然而,由于既有的权力结构和流通股股东自身的特点使流通股股东很难成为改革过程中的得利者。 最后,论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概括和总结了股权分置制度形成和变迁的历史过程,而且在此基础上,扩展讨论了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规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