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揭示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初始状态的一些特征。具体来讲,如果把第一语言中允许的CP结构搬到第二语言的句子中来,造出"*This child.head is big","*She the meal has prepared","Apple I like","*Vegetables I hate pepper","Li he did not come"等类型的句子,这些学习者都不会认为它们是英语这种第二语言中可接受的结构。即使这些例子中有的划线部分在英语中属边沿句法,本来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第一语言中特有的功能性的CP投射如wh-词前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似乎一习即得,且与其第一语言所特有的不移位的wh-结构的习失同步。研究这样的对某些语言结构的自发一语习失和二语习得现象,无疑有益于深化对人类语言机制的认识。 为探讨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位于母句结构和附接结构的CP指示语上的不同名词性结构入手,运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发现了任何位于IP之外的NP都隐性保持着自己的格,而且格的意识不论在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目中都存在。这样,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外名词性结构的区别就不象迄今被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复杂,而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就能概括: a)汉语中IP外的NP可以带主格,因为汉语句子中的主语位置与主格是可以分离的。而在英语中这种分离是违背句法的。 b)汉语中IP外的NP可以带斜格,其实质是一个中心词脱落了的PP。而英语中这样的中心词是不允许脱落的。 c)W卜词在汉语中允许留在原位,在英语中则必须移位(除非是回问句),这是由于英语中特有的助动词倒装所致。助动词倒装造成整个问句词序的扭曲,从而剥夺了wb-词选择位置的自由。 接着,本研究转向探索由此牵涉的学习问题。根据 Radford*)的论点,儿童一语习得经历三个阶段:VP-阶段,W-阶段和 CP-阶段。儿童在母语习得早期造出的句子中没有功能建构,因而就没有P和CP投射。可是第二语言是在课堂上学习的,一开始就学IP投射的功能建构,于是IP成为第二语言习得初始阶段的支配性结构。因而,所有IP外显性的一语结构都不会在初始阶段迁移,包括一些第H语言中允许的结构,如 IP外带宾格的 NP。然而,虽然学习者一开始就有可能正确地感知到某些一语中允许的结构在二语中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可能并不清楚合适的二语替代形式。在语言行为的层面上,学习者(尤其是处于二语习得中级阶段者)或是有可能尽量避免用到这类结构,或者把对它们的使用看成一种权宜之策。在语言能力层面上,IP外的初始重组在所有习得阶段都保持不变。 为了证明以上观察,我们对不同习得阶段的学习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要求受试对六个范畴的英语句子作可接受性判断,这些范畴中都包含从一语中复制的P外结构。供受试判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供判断的句子都是未给出语境的。第二部分的句子则置于语篇片段之中。分析调查结果得到的主要发现是,对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的一习即得现象,可分为无启动因素和有启动因素两个范畴。无启动因素的一习即得源于对一语影响的心理免疫力,即一语母句CP投射的不迁移性。有启动因素的一习即得归因于对h语专有的功能性CP结构的稳定再构。这些包括对Wb-词前移和关系代词的前移的掌握,第一语言中不移位的Wb词结构的习失,以及在二语产出时从一语专有的母句CP到二语允许的母句IP的自发重构。 这些学习现象可由本研究所假设的两种为人类语言能力所决定的机制来说明。一种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普遍倾向于把目的语看成是第一语言的一个子集;另一种是格意识在语言习得中起着比结构投射更为基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