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研究——以广西样本农户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经营能力研究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摆脱贫穷是维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2020年我国是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探索贫困农户发展瓶颈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寻求贫困农户发展路径是每个扶贫研究者的责任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诸多扶贫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贫困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且在少数地区表现更为严峻。新的扶贫任务指出,准确识别贫困户,精准帮扶,扶贫必须调动贫困人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育他们自身的能力。提高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立足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广西914户农户的实地调研,分别对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家庭经营状况进行概述,建立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指标体系,对贫困农户经营能力弱的原因进行探索分析,通过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与非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的对比,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户家庭经营能力进行综合评分,从而确定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的具体短板,进而为提高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提供政策方向。将扶贫与经营能力结合起来,提出以提高贫困农户个体经营能力为基点,变“输血”为“造血”,使贫困农户从根源上脱贫、降低返贫风险,从而有利于扶贫部门深化对“造血”扶贫问题的认识,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指标体系中,决策能力与市场营销能力占据重要地位,融资能力占据次要位置,与非贫困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对比而言,需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的管理能力,增强贫困农户的文化素质,进而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经营能力水平,增加贫困农户的经营收入,实现整个地区的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2005年,我第一次在《湖北教育》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之前的我,三尺讲台往外延伸,大约也就只是百米校园.于教育教学,我不过是孤独地在一本教材、一班学生、一个人的教学实践
期刊
在我国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退耕还林(草)持续发展的同时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使农户切实的从结构调整中解决收入问题而不反耕,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当前所
目的:针对心脏卵圆孔未闭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例63例心脏卵圆孔未闭合并脑梗死病例,以患者年龄为标准,计算ESSEN低危、N
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将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新时期、新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一直备受我国各级政府关注,其中又以
供水系统节能环保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此,加强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论述了二次供水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城市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时期,财政支农作为“以工补农”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制约财政支农效益提高的制度因素并加以改进,对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基本思路是,首先从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然后分别对财政支农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和总体效益进行了评价。对规模效益主要是利用农业GDP财政支农弹性系数进行简单的评价,认为我国目前财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会选择出去旅游,体验不同环境的生活,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