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加入WTO后,全球性的金融竞争,最大限度的提升竞争力是中国各个微观金融主体生存的前提,而处于自身利益算计的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面对的将是建立在同一利益主体控制下的国外全能型的金融机构,这无疑是单兵与集团的作战.因此,该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如何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应对之策——银证竞合.该文利用逻辑分析与数理分析结合的方式,试图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对银证竞合理论进行研究,具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传统竞争理论的大致回顾和分析,得出竞合理论产生的经济原因,并对银证关系是否适用于竞合理论进行了分析,进而抽象出银证竞合的经济学内涵;其次,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证竞合发展的历史实践考察,分析得出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竞合模式选择,随其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并且同一国家在其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所做的选择也相去甚远.但其发展规律上,都呈现出从业务层面到的内部组织与股权层面发展的历程,这对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银证竞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后,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证券公司现存问题,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竞合状况的分析,得出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进行产权层面的竞合是解决中国银证现有问题的途径;最后,通过对银证竞合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具体分析、比较得出以诱致性路径,通过深化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层面竞合,进而引致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产权层面是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现实选择.通过上述分析,该文得出以下结论:(1)关注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关系运营效率的提升;(2)银证竞合是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关系运营效率的提升的现实选择;(3)在现有制度约束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应采取深化业务层面的竞合,进而实现股权层面竞合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4)内部组织和股权层面的竞合应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