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易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表现得尤为尖锐。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使二者达到协调统一,显得十分重要。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对沿海地区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是实现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是笔者参与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课题“东山岛景观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章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及其涵义,阐明了沿海地区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东山县作为研究区,对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在对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及其景观生态基本特征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目标,为规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分析以及景观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绿地系统结构优化的规划方案,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沙生植物园区的示范推广对研究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本文以白埕村沙生植物园区作为具体单元,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由此实现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从基本目标到功能、结构的规划再到具体单元设计,从上而下逐级进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