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和最宝贵的资源,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而建设用地对其他类型土地的侵占是导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建设用地就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捷径.改革开放以来在20多年的农村工业化带动下,沿海地区城乡土地利用变得错综复杂而快速,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独特空间景观形态.但现有研究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很少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区域内的城乡建设用地的整体变化,导致区域的建设用地的扩展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该文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分别从城市和农村居民点两个角度系统揭示绍兴市建设用地的时空过程与模式,进而阐释其空间演变规律及背后的动力机制,在理论上促进对区域建设用地整体研究,深化对沿海地区人地关系的认识;在实践上有助于解决中国沿海发达农村地区空间秩序混乱、经济竞争活力减弱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燃眉之急,并为政府制定可持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首先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模式、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的动力机制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从三个方面对主体部分展开论述.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该文利用多个模型方法和遥感与GIS手段系统剖析了绍兴市199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的总体情况以及两个阶段的土地资源变化、土地用变化方向和土地利用空间景观变化等几个方面,得到土地利用变化北部复杂而快速、南部简单而缓慢的总特点,并分别指出草地和林地是变化量最大的类型而耕地的变化则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复杂的主要原因,城市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也是十分活跃的.在土地利用分析的基础上,该文重点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变模式.首先分析了建设用地变化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强度指标分别分析了城市用地、农村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总结出绍兴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轴向扩展、蔓延式扩展和飞地式扩展的时空演变模式.在接下来的一章中,采用框架分析的形式对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将其归结为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用、体制和政策的双向影响、规划的引导作用、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向心吸引和环境的反馈效应等七个方面,从而对绍兴土地利用变化的缘由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后对全文的基本结论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指出了该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