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作为我国特有的海洋经济鱼类,目前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鱼类和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成功实施人工育苗、养殖以来,其养殖区域已经覆盖到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网箱养殖大黄鱼随着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的突破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国养殖大黄鱼产量达15万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般而言,开展人工育苗的大黄鱼亲鱼绝大部分来自闽-粤东族种源,由于近亲繁殖,大黄鱼种质退化明显,表现出性早熟、个体小型化、抗病力差以及养殖品质下降。另外,在沿海海湾养殖大黄鱼以传统网箱为主,传统网箱通常采用木质浮式网箱,而这种网箱养殖大多选择在海流相对较缓、水清的港湾。大多数大黄鱼养殖海区网箱密集,水交换能力差,绝大多数投喂人工小杂鱼饵料,更引起了水质二次污染、富营养化、产业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养殖风险大等问题。人们发现浅海围网模式、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养殖的大黄鱼品质(体色、肉质等)优于传统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可与野生大黄鱼相媲美。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本试验研究了在品种、饵料、养殖水域、养殖周期等因素相同或相近条件下,通过连续监测浅海围网、抗风浪深水网箱和传统网箱等三种不同养殖模式的水质因子,同时测定分析养成大黄鱼的品质,以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养成大黄鱼品质的影响,最终为南麂岛养殖大黄鱼的品质改良提供技术参考。获得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南麂岛海域三种养殖模式(浅海围网、抗风浪深水网箱和传统网箱)水质因子中温度、pH值、盐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2)通过比较,浅海围网养殖的大黄鱼体色接近于野生大黄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体色次之,但均显著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3)浅海围网养殖大黄鱼感官性状显著好于抗风浪深水网箱和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由此表明,浅海围网养殖大黄鱼在体色和感官上接近于野生大黄鱼,优于传统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因此,可以初步得出,浅海围网养殖不仅可作为一种提升大黄鱼养殖品质的可行途径,对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也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