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2015年春季(3月~4月)、夏季(6月~7月)、秋季(11月)三个航次对台湾海峡南、北两块区域的调查数据,对台湾海峡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区域性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依照浮游动物的粒径大小和摄食习性,将其划分为水母类(Medusae,Med)、大型甲壳类(Giant crustacean,GC)、植食性小型甲壳类(Herbivorous micro-crustacea,HMC)、肉食性小型甲壳类(Carnivorous micro-crustacea,CMC)、毛颚类(Chaetognath,CH)和被囊类(Tunicata,Tu)六大功能群,分析和讨论了各功能群数量的时空变化,并根据结果提出台湾海峡主要的营养结构模式。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究各浮游动物功能群数量与表层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表层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a,Chl.a)和溶解氧含量(Dissolved oxygen,DO)四个环境因子及与其它浮游动物功能群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研究浮游动物对台湾海峡生态系统物质输运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相关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台湾海峡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三个航次共记录了浮游动物274种,幼虫33类,各季节均以桡足类种类数最多,其次是水母类。在优势种的组成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区域性差异,春季北部海区以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优势度最高,其次是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se)夏季北部海区以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最具优势,南部海区则以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为最主要的种类;秋季北部海区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数量最高,南部海区则以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为主。浮游动物总丰度介于28.03~2468.25 ind./m3,总生物量介于79.44~1260.40 mg/m3,均以夏季为最高。浮游动物数量除台湾浅滩西北侧海域较高外,总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相同季节,南部海区浮游动物平均数量高于北部海区。2)台湾海峡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分布Med功能群以春夏季数量较高,最高可达340.46 ind./m3,呈现近岸密集分布趋势,至秋季则数量急剧下降,呈斑块状分布。GC功能群主要出现在夏季,南部海区以台湾浅滩西北侧A3站数量最高,北部海区则集中分布在近岸,春秋季数量较少,分布也较为均匀。HMC功能群在各季节都占比较高的优势,以春夏季数量较高,其中:春季HMC功能群与Med功能群的平面分布趋同;夏季主要集中分布南部海区A3站,北部海区数量相对较少;秋季数量明显下降,分布更向南集中,南部海区与夏季相比多了一个分布中心,位于调查区域西部近岸B1站。CMC是时空分布最为均匀的功能群,在秋季浮游动物总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占据较高的优势。CH功能群数量仅次于HMC和Med功能群,同样以夏季数量最高,其在北部海区的平面分布趋势与Med功能群十分类似。Tu功能群数量的季节波动很大:在春季数量很少,以致在海坛岛附近区域出现了分布空白;至夏季数量急剧升高,并呈现向南集中分布的趋势,成为南部海区数量最高的功能群;至秋季数量再度回落,仅集中分布在远岸站位。3)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影响因素由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情况,结合SSS和SST的各季节的平面分布和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台湾海峡浮游动物功能群数量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季节性消长的控制,总体上,Med和HMC功能群在沿岸水团控制区域分布更为集中,Tu功能群的数量则可作为暖流强弱的指示。CMC功能群多数情况下以精致真刺水蚤为代表种,偏向于分布在沿岸水控制的区域,但在夏季南部海区远岸站位受上升流影响,芦氏拟真刺水蚤(Pareuchaeta russelli)大量出现,成为CMC功能群的代表种。Tu功能群在夏季比例很高,分布主要受SSS的影响。在Tu功能群分布的高值区,Ch1.a的数量明显下降,这体现了该功能群对浮游植物具有很强的胁迫作用。DO同样对功能群的数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春季北部海区DO与Med和CMC功能群的平面分布十分相近。此外,数据分析还显示出不同功能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均表现为正相关,这体现了浮游动物功能群数量主要受上行控制,由低营养级生物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