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如何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新一代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既能满足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环境中的情感需求,又能使老年人享受到社区的服务资源,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社会组织和政府合作是当下最主要的养老服务供给形式。但是二者在合作供给中存在一些问题,成功的模式也在探索中。本文旨在研究社会组织和政府成功合作的深层原因,并探索合适的合作供给模式。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资源优势是社会组织与政府成功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深层原因。最后,本文结合“政府提供资金——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供给模式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模式。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进行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样本。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三项基本内容——日托服务、上门服务、助餐服务选择了三个案例:伙伴聚家助老服务社——草根组织,以专业人力资源提供日托和上门服务;长桥助餐中心——餐饮企业以产业链优势承接街道助餐点;久久关爱为老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信息技术优势提供上门服务的综合信息平台。本文将养老服务的资源需求分为个性资源需求和共性资源需求。其中个性需求是基于养老服务的特殊性,是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资源,由社会组织提供。共性资源需求包括政策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和行政资源。养老服务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分别取决于服务需求的刚性、范围限制性和标准化要求。这也决定了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从而形成不同的合作供给模式。本文基于案例分析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权力分配、合作形式、合作性质,发现助餐服务符合基于产业链的共销互惠合作模式,日托服务符合基于专业人力的嵌入共生合作模式;上门服务平台符合基于网络技术的整合创业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遇到了营利空间、管理成本、推广效率的制约。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和政府的成功合作以资源优势为条件;养老服务合作供给模式的本质是资源依赖基础上的权力分配;养老服务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合作供给模式;政府要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为合作供给模式的长久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