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城市化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趋势下,大学作为知识保存、生产、应用和传播的机构成为了社会的中枢机构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世界各国城市都普遍地将大学视作城市发展的重要资产和政策工具。中国在科教兴国(市)战略的背景下,全国各个城市兴起了建设大学城、科技园区的热潮,希望依托大学的技术创新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知识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上海的杨浦区也不例外。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实践和理论都证实了硅谷成功经验是难以复制的,大学技术创新的地方效应成效是局限的、模糊的。因此,城市既要审视大学作用的局限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潜在资源,以城市现实情况为基础,结合不同类型大学的综合优势,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与城市互动模式,这才是大学“能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不仅被证实是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源泉,而且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大学还在衰败的城市社区复兴中发挥了更为广泛的、独特的作用,大学成为了城市问题解决和发展的思想和技术源泉,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地方的投资者、雇主、采购者和劳动力开发者以及社会网络的构建者。这种独特的作用是建立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的互动关系模式基础之上的,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是大学与社区为基础组织、政府和企业以及居民等行为主体之间为了社区复兴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互惠互利的互动关系.其思想根源是大学的民主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这一使命在当时创新成为了具有共同和互惠互利性质的社会“融入”(Engagement),因此,其内涵是是共同共生和民主平等。大学与社区合伙的行为是建立在大学的各类活动基础上,不同类型的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区的实际需求,结合大学的活动而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复兴社区行为。同时,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将其在大学中根植并自我持续是一个制度变革的过程,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采用行政的、学术的和组织的策略来促进这种价值观的制度化。
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互动模式对中国城市依托大学发展的战略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本研究从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对于国外案例的历史解析,分析了大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制、内在基础与具体成效,及其对于制度的反馈。随后通过对于中国现实的思考,演绎出相应的策略来指导中国类似地区的开发建设。随后以杨浦区为例.通过借鉴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杨浦区“三区联动”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深化杨浦区发展战略的策略建议,为中国城市与大学的良性互动模式拓展了视野,提供了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