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怀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妇叶酸代谢通路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CH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年龄在18-42岁,孕周18-28周,产前诊断B超彩色多普勒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法洛四联症58例、室间隔缺损64例、复杂先心57例、大动脉转位24例、右室双流出道10例、永存主动脉干5例、右心发育不良14例、左心发育不良22例、二尖瓣狭窄8例、主动脉瓣狭窄30例、单心室8例、心内膜垫缺失20例),并排除其他部位畸形胎儿的孕妇病例320例。对照组按1∶1配对随机选取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医院分娩,随访6个月健康婴儿的孕妇。所有纳入研究者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在孕妇知情同意下),EDTA抗凝,3小时内分离血浆,采用PCR-RELP方法检测MTHFR677位点和MTHFR129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母亲MTHFR基因多态性和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 结果: 1.基因位点多态性:对照组的C和T等位基因分别占63.28%和36.72%,先心组C和T等位基因分别占52.03%和47.9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89,P=0.00);对照组的A和C等位基因分别占75.31%和24.69%,先心组的A和C等位基因分别占69.69%和30.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8,P=0.02);复杂先心组的C和T等位基因分别占57.89%和42.11%,A和C等位基因分别占69.30%和30.70%,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8,P=0.175; x2=1.197,P=0.274)。 2.基因型多态性:对照组的CC、CT、TT基因型分别占41.56%、43.44%、15.00%,先心组的CC、CT、TT基因型分别占29.69%、44.69%、25.6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2,P=0.00)。对照组的AA、AC、CC基因型分别占56.87%、36.87%、6.26%,先心组的AA、AC、CC基因型分别占48.44%、42.50%、9.0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92,P=0.08)。在分层研究中:法洛四联症小组CC、CT、TT基因型分别占25.86%、46.55%、27.59%,AA、AC、CC基因型分别占36.21%、51.72%、12.07%,同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x2=7.794,P=0.02;x2=8.998,P=0.01);室间隔缺损小组CC、CT、TT基因型分别占25.00%、45.31%、29.69%,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407,P=0.00),而AA、AC、CC基因型分别占51.56%、42.19%、6.25%,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x2=0.667,P=0.72);复杂先心小组CC、CT、TT基因型分别占35.09%、45.61%、19.30%,AA、AC、CC基因型分别占52.63%、33.33%、14.04%,同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23,P=0.57; x2=4.270, P=0.12)。 结论:母亲MTHFRC677T多态性与子代先心病发生相关,且分层研究中提示母亲MTHFR C677T多态性与子代法洛四联症、VSD发生相关。另研究结果示病例组和对照组MTHFR A1298C基因型虽然无明显差异,但等位基因A/C还是存在差异显著性的,提示等位基因A/C为子代发生CHD的一个危险因素。分层研究中母亲MTHFR 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子代的复杂CHD的发生均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