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收益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4319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第一章对资产证券化作了一个基本的描述并且对该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该文第二章对资产证券化所可能产生的的收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市场的参与方包括发起人、承销商、中介的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托管方以广大的投资者.由于向市场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产品,所有的这些参与者都会从证券化的过程中受益,接下来对资产证券化的收益进行了简明的数学分析.该文在第三章对于实行证券化的过程中,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及其规避方法进行了比较粗浅的分析.主要是考虑到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对于这一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还没有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系统的实施.作者认为,由于彻底的消除风险是不可能的,所以投资者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风险.在该文第四章作者考虑到目前已经在中国开始局部试点的这一实际情况,对于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过程中会有的风险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始终紧密结合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提出和论证了下列结论:第一,目前在中国大规模的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具有现实意义如果实施,要注意其中蕴含的风险.第二,无法普遍的实施,并不表示不可以在一部分机构、一部分地区实施.
其他文献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大多是基于成本因素的解释,但仅从成本节约的角度无法充分说明当今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产业集聚现象,有必要
该文试图对不同类型国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措施与方法、实践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论文的第一章简要
该文开篇介绍了国有企业的困境及负债形成的原因.随后着重从理论角度对债转股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债转股的合理性,接着从企业、银行和社会效应等多个角度讨
该文共分为三大部分.文章首先通过引用国外几个社会保障的定义并加以简要分析从而归纳出一个可以通用的社会保障定义.紧接着文章简介了社会保障所包含的三部分内容,即社会救
该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静态截面数据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及相关性分析、面板(panel)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GARCH(EGARCH)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