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天然多糖壳聚糖进行了改性,制备了一种能溶于中性水的壳聚糖衍生物N,N,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根据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发生复凝聚的原理,使用TMC溶液与带负电荷的羧甲基壳聚糖(CMC)及肝素(Hep)溶液,分别制备了两种新型的纳米粒子TMC/CMC、TMC/Hep载药体系。使用红外光谱、激光散射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粒子形成条件、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表面电位、表面形貌、pH值及离子浓度的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大致为球形,粒径在150~600 nm之间,粒径分布很窄,表面通常带正电荷。粒径和表面电位可以通过改变制备条件来调节。探讨并优化了TMC/CMC、TMC/Hep两种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制备条件,考察了影响药物包封率、体外释放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两种纳米粒子在负载药物后粒径减小。两种纳米粒子对牛血清蛋白、阿霉素的包封能力均与TMC浓度、TMC季铵化程度等因素相关;包封率和包封量可以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来调节。体外释放结果显示,两种纳米载药体系均显示出初期释放快速,后期释放缓慢的特点。释放速率也可以调节。阿霉素的体外释放曲线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Ritger-Pappas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用MTT法考察了游离阿霉溶液和负载阿霉素的纳米粒子溶液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阿霉素包封于纳米粒子后活性没有降低,可在更长的时间内更有效地作用于癌细胞。与游离阿霉素溶液相比,负载阿霉素的TMC/Hep纳米粒子溶液在小鼠血液中的半衰期延长,在肝脏和脾脏的分布增加,而在心脏中的浓度降低。为了考察纳米粒子被细胞摄取的过程以及体内分布,在TMC上接枝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并以此制备了TMC-g-FITC/CMC,TMC-g-FITC/Hep两种新型的纳米粒子荧光探针。考察了HepG 2细胞摄取纳米粒子的影响因素,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HepG 2细胞对纳米荧光探针对的摄取过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其在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HepG2细胞对这两种纳米荧光探针的摄取能力与TMC浓度、细胞培养的温度相关,随时间延长,纳米粒子向细胞核聚集。小鼠体内实验显示,该纳米粒子有一定的肝靶向性。评价了TMC及其纳米粒子对质粒DNA(pDNA)的负载及保护能力,考察了其纳米复合物对HepG 2细胞的转染能力。结果表明,TMC12.11与pDNA的质量比为10:1时,在48 h达到最高的转染效率。而TMC/CMC、TMC/Hep纳米粒子对pDNA的载体保护能力增强,但对HepG2细胞的最高转染效率出现在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