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海峰喀斯特盆地不同恢复模式云南松林土壤水文功能对比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效益评价的内容,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后不同云南松植被群落的土壤水文功能和机理。以滇东海峰断陷盆地为研究区,选择元江栲栎原生林、小铁仔石灰岩灌丛、自然恢复的云南松天然次生林和云南松纯林,以及人工恢复的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为研究样地,用土壤水文功能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为研究方法,分析自然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的恢复,枯落物蓄积量、持水性、根系密度、基径面积、植株密度增加。同时,植被的恢复能够促进土壤性质的改善,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有机碳、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土壤渗透性增大,pH向弱酸性转变。植被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土壤的水分入渗性能和水分储存能力。(2)植被的恢复促进了土壤的产水层和产水功能的恢复,提高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根据土壤水文功能模型,计算得出土壤水文功能为元江栲栎原生林(1)>云南松天然次生林(0.64)>云南松人工混交林(0.61)>云南松纯林(0.53)>小铁仔石灰岩灌丛(0.31)。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纯林的土壤水文功能与小铁仔石灰岩灌丛相比分别增加了71%、96%和106%。(3)由于土壤水文功能受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不同云南松植被群落的土壤-植被耦合度不同。随着植被的恢复,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从中级协调土壤滞后发展型到良好协调土壤滞后发展型,再到优质协调植被土壤同步发展型转变。随着植被和土壤耦合度的增加,植被和土壤的发展逐渐趋于同步,土壤的水文功能增加,在元江栲栎原生林中达到最大。自然恢复模式下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水文功能高于人工恢复模式的云南松人工混交林,自然恢复模式的土壤水文功能优于人工恢复模式。植被的恢复应该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云南松混交林优于云南松纯林,在纯林中种植其他树种,更有利于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
其他文献
针对挠性接头刚度测量中遇到的难点如刚度小、易变形、不易装夹定位,设计了高精度挠性接头刚度自动测量系统。利用PC机、步进电机、高精度扭矩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完成了刚度测量
海洋人才对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海洋教育资源分散,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使得我国的海洋人才供给难以有效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对于海洋类高校而
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2例老年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电针
研究了一种用纯抗原免疫小鼠,在抗体产生时注射腹水癌细胞,最后取其腹水(含抗体)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免疫1只小鼠共需免疫抗原60~300μg,可获得15~30mL腹水抗体.此法既适合于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网络协议栈提供了灵活的接口,可以方便地加入新的自定义的网络协议或底层驱动。详细分析了网络协议栈的结构以及MUX(multiplier)接口,并阐述了通过MU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腰
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体育在教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探索新背景下体育课程发展的新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教学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直接途径,自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体育教学方式中,表象训练法以其独特的教学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以往研究虽然已经指出,表象训练能够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然而这些研究仅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