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藏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是我主要的民族聚居区之一。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造成损失大的特点;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文化科技不发达,劳动人员素质低下,工业加工能力弱,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域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些都构成了制约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生计理论以人为中心,能够全面把握贫困农户的特征,立足于贫困农户的能力,以可持续为指导,实现贫困人群的生计改善,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扶贫理论。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支持,以生计资本分析为切入点,对四川藏区农牧民的生计资本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望提出改善其生计的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并结合四川藏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反映研究区域农户五类生计资本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以此为基础,利用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所得数据,对这五类资本进行量化评估,并得到各类资本的指数值,分析研究了区域农户生计资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改善其生计资本薄弱状况,实现生计可持续。通过研究发现:四川藏区人力资本指数为0.464(较低),基础教育亟待完善,卫生资源匮乏;自然资本指数为0.710(较高),需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方式;社会资本指数为0.504,人口增长快,社会网络结构封闭;物质资本指数为0.304(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生产设施落后;金融资本指数0.325(低),金融服务惠及面窄,风险抵抗力差。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人力资本方面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劳动力素质提高;自然资本方面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高效利用;社会资本方面控制过快人口增长,打破社会网络固化;金融资本方面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物质资本方面调整分配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