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定居的主要手段,其与具体的地点及环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建筑的地域性是人类聚落及建筑形态与当时当地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从本质上是一个随时间、空间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系统。“全球化”北京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同化或者破坏了地域文化,使建筑的地域性逐渐消失,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面对越发严重的文化危机,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了一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而地域建筑也成为了当前建筑学界的广泛议题。 巴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特征突出,文化多元,种种因素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和风格独特的巴渝传统民居。在当前重庆成为直辖市、三峡库区建设及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下,巴渝地域文化的逐渐得到重视和发掘。巴渝现代地域建筑创作作为地域文化发展更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巴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时代背景探索地域建筑创作模式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与迫切性。 论文首先从全球化背景出发,分析全球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传统民居没落的原因,再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巴渝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轨迹,首先对论文所研究的巴渝地区进行了定位,并对巴渝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意义、目的、主要课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同时在研究的时候引入了适宜技术理论及系统理论,提出了以适宜技术为研究背景对巴渝现代地域建筑创作进行研究,以取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最大的综合效益。 在本文第二章,作者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对巴渝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作了简要的归纳总结,理出巴渝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宏观规律,并结合系统理论,得到了巴渝地区所特有的开放、融合、多元的江城文化与封闭、独特、有个性的山地文化两大体系,是一个受时间和外部环境影响而不断发展的系统。同时,作者对当前建筑界关于地域建筑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根据其理论特点进行了分类,结合这些理论的特点,作者对本文所研究的地域建筑进行了概括,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后面对其的设计方法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第三章从研究传统民居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出发,根据系统理论将地域建筑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分成了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其中宏观层面即是地域建筑的选址及总体布局等方面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中观层面是指建筑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等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微观层面是指建筑形态等方面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主要包括结构体系和建筑设计手法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作者在三个层面上探索地域建筑在适应山地环境时的创作思路,主要分为了总体布局、立体交通体系、井院空间对地形高差的消化、建筑形态对地形高差的消化几小节。本文第四章也将地域建筑本系统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也可分三个层面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建筑的选址及总体布局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中观层面主要是指建筑外部及内部空间形态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微观层面是指建筑的构造细节处理以及地域材料的选择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作者在三个层面上探索地域建筑在适应气候环境时的创作思路,主要分为了建筑选址及总体布局对气候的适应、建筑空间形态对气候的适应、建筑细部构造及材料对气候的适应几小节。本文第五章则是根据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手法,将其分为了材料的质感和材料在空间上的表达两个部分,并结合当前常用的建筑材料,比如木材、石材、外墙漆、砖等,对这些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手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在第六章,作者根据凯文·林奇的理论,将地域文脉归结为城市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识别特征,并结合巴渝地域现状将其分为了路径、节点、标志、山脊线等四个要素,针对这些要素,该章从街巷空间的复兴,合院空间的延续及充满生活气息的过渡空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最后,论文结合巴渝现代地域建筑对山地环境的适应、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地域建筑材料及地域空间及文化等各方面总结的经验对重庆28阙别墅项目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是对本文所探究的巴渝地域建筑创作手法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