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广州市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递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入河道,使城市的河道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使得广州市的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早日实现把广州建成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迫在眉睫。通过对现状水质的分析,并根据大坦沙一、二期设计进水水质和实际运行的进水水质,确定三期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为:BOD5=120mg/l,CODcr=250mg/l,SS=150mg/l, NH3-N=30mg/ l, T-P=4mg /l。根据收纳水体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为:BOD5=20mg/l,CODcr=60mg/l,SS=20mg/l,NH3-N=10 mg/ l, T-P=0.5mg/l。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是我国建设较早的一座除磷脱氮的污水处理厂,于1989年11月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15万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A2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直接浓缩、脱水工艺。二期工程于1996年底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仍为15万m3/d,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均同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实际的进水水质低于设计进水水质,故在二期工程中,对设计进水水质作了调整,并对部分构筑物进行了优化和挖潜改造,使一、二期总处理能力达到了33万m3/d。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万m3/d,污水处理工艺的采用是通过对现有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研究,提出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即带回流污泥反硝化段的改良型A2O工艺和组合交替一体化工艺,并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最终选定带回流污泥反硝化段的改良型A2O工艺作为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实施方案,污泥处理近期仍采用直接浓缩、脱水工艺,远期采用污泥干化+焚烧方案处理方案。该工艺的实施,需工程总投资21083.72万元,单位基建投资958.35元/m3,年生产成本4089.97万元,单位生产成本0.509元/m3,年经营成本3042.85万元,单位经营成本0.379元/m3,单位水量电耗0.229度/m3,单位水量占地0.232m2/m3。广州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运行后,广州市的污水处理率由原来的约19.6%提高到约27.5%,同时减少市区水体的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cr消减量为:15257吨/年,BOD5消减量为:8030吨/年,SS消减量为:10439吨/年,使珠江河道的污染程度将得到显著降低,环境功能好转,环境质量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