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之美-化用修辞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用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由先秦引用发展而来,而后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发展、壮大,大放异彩,呈现出了特殊的审美情调和审美效果。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大多是从传统修辞学的语言视角出发,侧重于对现象的分类归纳和个案研究,缺乏对化用的全面考察。本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化用修辞,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化用的历史考察。化用最初在先秦“引用”之风中孕育形成,其后随着汉魏晋辞赋文体的产生,化用逐渐萌芽并凸显出其审美特性。之后在唐代诗人的创作实践中,化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宋代,化用逐渐发展成熟并在诗词中广泛运用,在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等体裁中拓进。在现当代,化用却没有沿着古代的道路继续发展,而是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二,化用形成的动因。从现实角度看,魏晋辞赋对形式审美的要求,使文人在创作中借用前人的辞藻,裁剪、变异字句,从而促进了化用的形成;前辈作家占据了部分写作空间,使后世作家陷入“影响的焦虑”状态,后世作家用“化用”来纾解焦虑;除此之外,文人们在雅聚酬唱中的时间节约、文人圈子中精神团契的加强以及“游戏”与“炫技”之需都是化用形成的原因。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古人“重意轻言”的语言观和“继承中求创新”的通变观是化用产生的深层文化动因。第三,化用的基本形态与语言特征。化用修辞具有基本形态的丰富性,从化用的意义方向上来看,呈现为袭用和翻案;从化用的层次和程度上看,呈现为借语、借意、借势;从化用的技巧上看,呈现为“夺胎”法和“换骨”法。化用具有语言特征的多样性,具有承续性、恰切性、互文性、超越性的语言特征。第四,化用的审美效应。化用的手法使前辈作者、后世作者和读者三个情感主体连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审美共同体;通过化用,诗词作品共同营构出一个共享性的诗意的审美空间。第五,化用的合法性问题和当代价值重估。化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修辞手法,但在当代的知识产权视域下,化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如此,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一种修辞手法,化用在当代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它能够增强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因而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边疆服务》是由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创办的边事刊物,本文旨在考察刊物的创办背景、发行过程、主要内容、作者群体以及边疆研究特点。边疆服务运动是中华基督教会在抗战大后方的宣教事工,《边疆服务》则是边疆服务运动的文字事工,该刊于1943年4月在成都创刊,发行了8年,共29期,至1950年5月停刊。刊物创办之初就以服务边疆为目的,主要刊载西南地区边民教育、边胞医疗、边疆人文、边地农业、边部工作、
随着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光谱图像凭借大量可用的光谱信息而引起遥感应用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高光谱图像高于传统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识别能力,在地物分类,目标检测,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光谱图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不可避免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这也给高光谱图像的精细化应用带来了困难.因此,作为重要的预处理步骤,高光谱图像去噪的研究至关重要,去噪性能将影响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当今世界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库切的小说体现了他对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内部殖民主义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隐含了他对南非特定历史情境下种族主义对人性戕害的忧思。本文拟探讨库切对种族主义不同表现形态的书写及对种族主义危害的反思。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以库切作品中所展现的南非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及其相应的种族主义形态为线索,对文本中的种族主义观念和行为进行分析。第一章以库切早期作品《幽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社会矛盾也日渐加大,在此背景下,侵犯财产犯罪日益频发,犯罪类型呈现出多样化。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犯罪形式,最常见但也较容易产生争议的就是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这三者的区分问题。如果根据这三种犯罪各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就能非常清晰地将三者区分开来。然而,实务操作并非纸上谈兵,无论是基层办案人员自身认知水平存在的局限性,还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多样化,都会造成司法实践过程中的
建筑垃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我国每年在建筑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有4000万吨,对这些大量的建筑垃圾进行规范管理和高效回收利用是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立法则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修订后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因此地方立法机关开始探索建筑垃圾管理的法治化道路。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需要地
质量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保障并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已成为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采用量化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现状、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并提出改进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对2014-2017年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估结果数据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从最初的被质疑否定到逐渐被大众和学界接受,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引导扶持的文学样态,成为中国网络文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网络文学现实主义书写发展迅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数量增多,夏烈将2018年称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写作转向年”,但这些作品中存在一些披着“现实主义”外皮的炮制文本。21世纪20年代,网络文学在向现实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升级与发展,微信随之发展成为近乎垄断性的社交通讯软件,它的便捷性与易操作性使得它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应用。由于其满足了当今手机使用者对网络空间交流的需求,在其推出之后便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到了今天,微信不仅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聊天类APP,与此同时相继开发的一些新功能也同样受到用户的喜爱,微信的使用使得用户传统的社交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微信的本质是信息之间的
《奇幻文学导论》是法国文论家托多罗夫的讨论19世纪西方奇幻文类的著作,此书在奇幻文学研究以及文类研究领域都具有突出贡献。本文选择以托多罗夫的奇幻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了托多罗夫的文学类型理论和奇幻文学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观点:第一,托多罗夫的奇幻文类研究在研究对象、观点和方法上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文类理论,在理论主张和方法论上延续了其自身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其《奇幻文学导论》既是奇幻文
在当今社会,生物医学迅速发展,应用的领域也愈加广阔。其中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在帮助治疗白血病和癌症方面进展顺利,但是该技术的运用也应具备法律和伦理的红线,即不能进行生殖系基因操作。本文即从基因编辑婴儿案出发,围绕该问题展开分析。在基因编辑婴儿案中,贺某某等人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手段,在现行医疗技术发展不成熟情况下,将人作为试验的载体和工具,制造出一对双胞胎婴儿。这种行为引起